宏观经济面因素
004年放缓脚步,这也是影响今年经济增长率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经过3年调整的世界经济将继续复苏以及世界贸易加速增长,也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外贸出口市场的空间,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拥有大量价格低廉但素质良好的劳动力,仍将吸引大量外资流入,并加速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这一趋势不会因一些短期因素而较快发生转变。
有数据表明,消费需求增长的快慢,既受居民收入水平的限制,也与消费者信心强弱相关,而居民的消费信心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依赖程度。近年,中国一些地方陆续出台了鼓励消费的政策,广州、上海等地已根据当地情况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在政府的暖风政策下,中国居民的个人消费信心逐渐增强,消费需求出现加速迹象。专家预计,2004年,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民收入有望较快增长、消费政策体制不断改进的作用下,消费需求将延续2003年后期的扩张趋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幅将达到10.3%,消费对增长的贡献将有所提高。
2004年1月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指出,2004年:经济增长速度7%以上。
“2004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我个人预测,增长速度将保持在7%以上。”李德水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中国经济具备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条件:
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惯性,速度不可能一下子减下来;
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将在2004年保持连续性,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国内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都有了很大改善;
社会各方面都有着加快发展的强烈需求和迫切愿望,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许多困难和问题也只有在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中解决;
中国有着良好的发展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
2003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出现复苏迹象,这也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上一年的经济蓝皮书中预测,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达到8.5%,虽比上一年有所回落,但仍在高增长区间。
对于2004年中国经济的展望,绝大多数经济学家也都表示出了乐观情绪:
经济学家萧灼基教授中国经济之所以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是中国经济周期变动的一个必然现象。中国的经济周期从1993年,也就是上一轮经济周期开始,走上了增长率下降的通道。1993年经济增长率13.2%,下降了9年,到了2001年,增长率下降到7.3%。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的增长周期发生转变,增长率从下降转到上升。所以,2002年增长率是8.1%,2003年8.5%的经济增长率是合理的。中国经济的上升通道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估计2004年、2005年中国经济保持8%的增长率问题不大。2004年经济增长的利好因素在于:自主增长的力量在不断加强,民间资本日趋活跃,消费结构升级等。现在的微观基础好,企业家信心指数、消费者的信息指数都在向上发展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具体因素分析,由于国内需求和政策的变化,加上国际环境的一些不确定因素,2004年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略低于200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家李培林还大胆预言,中国经济将迎来新一轮高增长期。
经济学家厉以宁、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日前在参加由商务部《tO经济导刊》主办的入世两周年会议上都纷纷表示,2004年的经济发展比原先估计要好,预计2004年经济会在2003年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