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走出去”是一个老传统
    2005年,提起在纽约当地华人社区颇有名气的温州籍房地产商林敏芝,不要说当地的华人,就连当地的美国人,对其胆识也气度也纷纷竖起大拇指表示敬佩。

    不仅仅是因为她拥有绿景旅馆、创建了华美地产公司、担任纽约第一百货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更重要的是,她这份敢于闯荡天下的无畏精神,人们甚至将他的事迹当作传奇传播。

    原因很简单,大多数中国女人,结婚生孩子之后,心思就全放在小家庭中了。但林敏芝有了两个女儿之后,心思就不在自己的小家中,而是借了一些钱买了一张机票,飞去美国寻找机会了。

    她先从车衣厂和餐馆打工打工做起,不久就拥有了一家自己的餐馆。又过了不久,这个大胆的女人竟然在布鲁克林闹市区和曼哈顿的时代广场开了两家百货礼品店。再后来,她又考下地产执照,正式进入美国地产界。当她听到一个不知名的小镇——河头镇,有一家破餐馆要转让时,毫不犹豫地将其盘了过来,重新装修整顿,这就成了河头镇静静有名的度假酒店绿景旅馆。再再后来,这个女人就荣获了“首届美国50位杰出华裔企业家”。

    身在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林敏芝是怎样成为传奇的呢?

    也许你会说,是因为人家思维敏捷,脑子聪明,眼光长远,是投资的天才。那我们再看看下面这两个“传说”。

    温州平阳一位老太太,听说从外面收购兔毛,回来都赚一大笔钱。这位平阳老太太就再也坐不住了,也想学别人倒卖兔毛赚钱。但她没有年轻人的体力,又不会说普通话,更不认识字,怎么可能走出去赚这笔钱呢?但她确实做到了。

    她请人给自己写了两张纸条,一张纸条上写着“我是温州平阳人,请帮我买车票。”另一张纸条上写着“我要收购兔毛,多少钱一斤?”就靠这两张纸条,这位平阳老太太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的兔毛市场,成为一个靠收购兔毛发家万元户——这是20世纪八十年代的事,那时候“万元户”对中国大多数地区的人来说还是一个很稀罕的身份。

    无独有偶,温州还有一个同样体力不强、不会说普通话、不认识字的老太太,她靠两只手走遍了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她一只手心上写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另一只手心上写着“买我的产品,给你百分之二十的回扣”。就靠手心的这几十个字,这个老太太在全国各地成功地推销出了自己家庭作坊生产的小商品!

    看到这三个毫不畏惧闯天下的三个女人,你们会不会觉得温州女人很“强悍”?其实不只是温州女人,温州的男人更是无所畏惧,常年五湖四海地奔波,寻找好的投资项目。

    “走出去”是一个老传统,无论温州的男人、女人,老人还是孩子,都将外面当作铺满黄金的场所,留守在家无所事事是一种耻辱。因为在温州人看来,“走出去”不仅仅是一种赚钱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三面环水,背靠大山。这里人多地少,资源匮乏,水路是唯一与外界交往的通道。在改革开放以前,这里的人只能过着与世隔绝又贫穷的日子,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有些起色,只有“死路一条”。温州话中“死路”即“水路”。话虽幽默,但也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温州人的无奈。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温州人为了寻找一线生机,寻得更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他们只有从“死路”中走出来。所以自古以来的温州人,几乎都将“走出温州”当做一种必备生活态度。可以说,在温州人的字典里,“背井离乡”不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而是一种积极生活、更好生活的象征。这与中国人传统的恋乡守土的保守观念显然是不同的。

    世界永远是公平的,与恋乡守土、生活安逸的相比,“背井离乡”的温州人,上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最牛投资客简介 >最牛投资客目录 > “走出去”是一个老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