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担忧“西化”为积极“化西”
您的视角很独特。现在谈论“文化全球化”的学者不少,像您这么说的不多。
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对于全球化的担忧,中国也不例外。已经有不少文章谈论“文化全球化”,争议很大。迈克·费瑟斯通的观点可能比较中肯,统一全球文化的前景渺茫,更确切地说全球文化是多元的文化。这里有两种平行但相反的趋势,一种是工业文化、通俗文化的全球化,以及西方文化价值观部分地被非西方接受;另一种是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复兴,人们在全球压力下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民族文化价值观不会消亡,而是在变革中传承。中、日、韩三国学者曾对青年价值观做过调查,结果显示,三国青年的价值观有明显的现代化取向,同时80%以上的人主张继承传统民族文化,但不与西方为敌。青年的取向表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预示了未来的方向。因此,与其忧心忡忡地坐而议论“西化”危险,莫如扎扎实实地行而增强“化西”能力。
要“化西”,不要“西化”,这很有意思。
任何一种文化要被异文化所理解,必须通过异文化的过滤和筛选,文化误解是不可避免的。更何况还有有意曲解,即对别的文化进行“妖魔化”宣传,更加容易对国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塞缪尔·伯杰说,有太多的美国人研究中国龙,却只看到了尖利的牙齿和鳞片,也有太多的中国人研究美国鹰,却只看到了凶猛的眼睛和坚硬的鹰爪。
有人在反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又反“文化全球化”,还说“文化全球化”就是文化殖民化,就是文化帝国主义化,您对此又有什么相似或相反的见解?
第一,所谓“文化全球化”,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我们看到两个趋势,它是相反而平行的。一个是通俗文化和工业文明的全球化,这个是全球化。譬如全世界的男孩女孩都穿牛仔裤,这个就是通俗文化的全球化。
还有选秀。真人秀。“超级女声”就是这么来的。“舞林大会”就是这么来的。“加油,好男儿”就是这么来的。给广电总局紧急叫停的“第一次心动”也是这么来的。
这些东西都是的。还有听流行音乐,猫王、列农、迈克·杰克逊,都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即使到了非洲,大沙漠里,还是有那么一块,都是高楼大厦,现代化建筑,工业文明的东西。这是一个趋势。
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把这一趋势视同战争予以诅咒。她在她的小说《战争》中愤怒声讨了那些大楼、隧道、铁路、工地、电视台的发射塔、高速公路的岔道口,她还愤怒声讨了滚烫的瓦斯从排气管出来,一氧化碳侵入人的五脏六腑。她还愤怒声讨了巴黎的地下铁,达喀尔的码头,哈巴罗夫斯克的砖墙,亚的斯亚贝巴的单极泵,达累斯萨拉姆的混凝土搅拌机。也许,工业文明不是发展到了今天才被质疑的。也许瓦特发明第一台蒸汽机的时候,人类就已注定要在自己预设的陷阱里受困。不然,狄更斯为什么要在的开头如此写道:“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睿智的年月,那是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在直下地狱。”
你的想法并非毫无道理。正因为全球化,跟工业文明有关的一切都在全球化,人们就更加担忧失去自我,所以又有了一个平行的但相反的趋势,即更加重视民族文化。我们必须看到,文化的民族化,或叫文化的本土化,这也在加强。所以,赞同提“文化全球化”的人,只讲了一个方面;反对提“文化全球化”的人,也只是看到一个方面。
据我所知,你是不同意提“文化全球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