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5.上级的“默许”是一种神奇力量
    寇准进入执政集团时,宋太宗曾对宰相吕蒙正说过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寇准临事明敏,今再擢用,想益尽心。朕尝谕之以协心同德事。皆从长而行,则上下鲜不济矣。”意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寇准虽然年纪小,但临事明敏,今天你们同朝为官要同心同德,暗示吕宰相接下来的工作要以寇准为中心。吕蒙正听出了弦外音,惹不起,躲得起,当即辞职由吕端接任。其时执政阶层内有吕端、张洎、李昌龄、寇准,论年龄论资历寇准最小,然而论声望和与皇帝的关系,没有人能超过他。

    晚年的宋太宗似乎找到了工作上的一个精神支柱,对寇准几乎言听计从,直接表现在立储这件事上。宋真宗赵恒为第三子,初封为韩王、襄王。他最初不是皇位继承人,皇室内部经过激烈斗争最后才属意他。寇准从青州回来,宋太宗见面就问:“朕诸子孰可以付神器者?”哪个孩子可以继承皇位?寇准打了一圈太极,宋太宗明白了,屏退左右,问道:襄王如何?寇准委婉地回答说,知子莫如父。实际上寇准赞同了领导的提案,于是改襄王为寿王,立为皇储。

    寇准被信任竟然到了这等程度上,试想哪个不要命的敢跟他作对?当时三位跑龙套的宰相完全成了陪衬,笼罩在寇准光芒四射的阴影里。吕端聪明,假装糊涂,什么事均由寇准拿主意。张洎为南唐旧臣,见识过寇准的锋芒,与小寇关系整得挺热乎,经过寇准举荐当上了参知政事,唯其是从。另一位宰相李昌龄年纪也大了,没什么锐意进取之心,面对寇准只好唯唯诺诺。寇准这种强势性格,在晚年的太宗朝非常吃得开,同时也为下一任真宗朝的仕途埋下了隐患。

    寇准身上有着诸多性格缺陷,他本人虽然生活腐化,然而大方向原则性极强,晋升官员从不考虑其背后的利益集团的利益,完全凭着他对官员能力的判断,清廉正直的晋升,龌龊无能的抑制。帝国有如此宰相,社稷之幸甚。人事升迁不考虑官员资历,全凭喜恶判断,这就造成了不公平,势必要影响到官场利益的平衡。

    至道二年(996年),南郊祭祀,官员皆升迁进秩。彭惟节的官位一向在冯拯之下,在这次晋升过程中寇准把彭惟节的官位调到了冯拯之上,导致冯拯不满。冯拯也不是普通对手,他父亲曾是宰相赵普府上的大管家。可以说冯拯从小在相府长大,耳濡目染了赵普的一些手段。赵普闲着没事儿经常与小冯拯下棋,吓得老冯不知所措,赵普就说这孩子将来是贵人,“此子他日必官至我位”(《东轩笔录》)。冯拯与寇准原本有些过节,再这么一搞,忍无可忍的冯拯告了御状,向大领导揭发寇准在下面弄权。太宗大怒,帝国的规矩你怎么能说改就改呢?朝廷的郊赐本来就是收买人心的,不是给某人利用它整治政敌的。宋太宗召吕端问怎么回事儿,吕端说:“准性刚自任,臣等不欲数争,虑伤国体。”足见老好人吕端对寇准意见很大,一方面推诿责任,另一方面道出了寇准刚愎自用的行政风格。宋太宗以冯拯事件问对,寇准自辩,坚持说与吕端等宰相商议过后下的命令,当时跟领导叫板,若不信把宰执们叫过来当场对证。宋太宗说当廷辩,有失政体。寇准倔强无匹,咬屎橛子给麻花不换的主儿,一条道走到黑。在宋太宗看来这不算什么大事儿,就要寇准一个态度而已。本来你擅自改动朝廷集体晋升的规矩已经不对了,现在又这么猖獗,低头认个错说句软话你能死啊?寇准这种钻牛角尖的极端行为打破了官场的平衡,即使宰相专权也要在皇权的默许之下,与皇帝利益保持一致,而非与皇权形成对抗。寇准不依不饶,拿出当年扯龙袍的战斗力,将中书案卷记录给皇上看,非得辩个昏天暗地。这回皇上终于怒了,斥道:“鼠雀尚知人意,况人乎?”领导虽然信任你,但你的作为是要有节制的,切忌打破官场平衡。皇上都给你一个台阶下了,你怎么就不能给皇上个面子,有点儿给脸不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庙堂往事简介 >庙堂往事目录 > 5.上级的“默许”是一种神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