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小钱是大钱的祖宗 小本买卖能赚钱
生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了。
艾德勒经营的第一种生意就是老本行剪草,他还将专利出售给对此项目有兴趣的人。同时,艾德勒还要到处去讲学,教人如何经营剪草公司。他的公司除了为客户剪草之外,还兼做扫落叶和铲雪服务。
艾德勒的第二种生意,是开设了一间儿童用品专卖公司。有一次,艾德勒进了一万个胶篮,然后把一些糖装进篮中交给零售店,结果一下子都卖光了。艾德勒就组织各种货物,组合后出售,使客源不断。
艾德勒的第三家公司,是为教青少年如何做企业家提供服务的咨询公司。他在公司里教给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如何经商赚钱,还借给他们本钱,鼓励他们积极创业。
艾德勒说:“做生意不在乎年龄大小,也不在乎本钱多少,关键要有创意,要用发财眼光去看待每一件事,找出他们能够生财的支点来,然后你就知道该怎样做了。”
而艾德勒的目标是,在18岁时赚足4亿美元。
小小年纪通过小小的生意,就能取得大大的成就。让人们有理由相信,人小志大,定会梦想成真。
189、马铃薯构筑成的商业帝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犹太人加龙省看到作战部队需要大量的脱水蔬菜,他意识到这是一个赚钱的机会,于是买下了当时美国最大的一家蔬菜脱水工厂。买下工厂后,加龙省就专门加工脱水马铃薯供应军队,由此发了财。
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有人研制出了冻炸薯条,却不被人们看好。因为马铃薯本身水分就占了34%多,假如把它冷冻起来,肯定就会变成软糊糊的东西,这样恶心的东西谁会喜欢呢?
然而,加龙省却认为这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新产品,于是大量生产,产品问世后,果不其然,在市场上很畅销,成为他主要的财源。
在经营中,加龙省发现,冷冻炸薯条太浪费马铃薯了,经过分类、去皮、切条和去掉斑点这几道工序,每个马铃薯只有一半可以用,剩下的都当做垃圾扔了。于是,加龙省将那些当做垃圾的马铃薯变废为宝,把这些剩余的马铃薯掺入谷物用来做牲口饲料,居然饲养了15万头牛。
小小的马铃薯,就构筑了加龙省的庞大商业帝国。现在,他每年销售15亿磅经过加工的马铃薯,并从马铃薯的综合利用中,每年取得12亿美元的高额利润,成为了当今世界上100个最有钱的人之一。
犹太人认为嘴巴的钱好赚,因为人的生存就是要靠不停地吃喝。全世界人口嘴巴的面积加起来,足足有几千亩大,想想看,一年得倒进去价值多少钱吃的、喝的?
190、从卖米起步的“经营之神”
在全球华人富豪当中,台塑集团董事长、人称“塑胶大王”的王永庆是凭奋斗走向成功的典型代表,因此被誉为“经营之神”。但“经营之神”最初也是从卖米这样的小生意起步的。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刚开始,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一天下来,人不仅累得够呛,效果也不太好。谁会去买一个小商贩上门推销的米呢?可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决定从每一粒米上打开突破口。那时候的台湾,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很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米里。人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几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