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叩问历史: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在哪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完全由政府接管,强有力的官僚体系制定所有政策。这是非常有20世纪特色的官僚体系,以发展工业为重心,彻底摒弃旧的经济管理方法。但是显然,这一官僚体系与古老的传统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经济政策沿袭苏联模式,核心的计划经济指挥中心坐镇北京,分配拨付全国的资金和主要资源,组织交通,制定价格,将国民经济与外部世界分离。权威部门寻求科学的方法组织经济,进行大量复杂的数学运算,以实现供需平衡。

    中共执政的前30年,国民经济和人均GDP均有所增长。根据麦迪逊的估算(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上比较不同时期各个国家的经济状况),1950~1977年间,中国人均GDP翻番,整体经济规模扩大了34倍。我们分别看看农业和工业领域发生的变化。

    麦迪逊提醒我们,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前,中国农业并非真得像我们经常听到的那样,是“封建”的,至少不是世界传统意义上的封建。没有贵族治下的大片封地,虽然有富裕者和相当普遍的贫困;也没有形成封建庄园,大多数农民靠耕种自己的土地生活,或为他人耕种获得相应酬劳(而在真正的封建制度下,农民或农奴仅能糊口而已)。革命之前的一项调研显示,只有10%的农村家庭没有土地,平均每户耕地面积达到1.7亩,可以养活6口人。然而,中共对于农村土地改革有更宏大的规划。农业改革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生产率,以实现农业对工业的哺育。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共借鉴了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模式,但并非照搬,中国农业集体化(公社)的规模较苏联扩大很多。

    20世纪50年代初,将近半数的耕地被没收并重新分配,4%的人口失去了土地,60%的人口获得了土地。土地重新分配后,中国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基层政府组织成立互助组,按生产需要统一调配劳力、耕牛和农具。1956~1957年,平均每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中了160户农户的土地和劳力,只有5%的集体土地由个人耕种蔬菜和其他作物。到1958年夏,1.23亿农户并入26000个人民公社,平均每个公社有农户4600户(是苏联集体农庄规模的30倍)。由此开始了红红火火的“大跃进”,那一时期,几乎所有土地都由公社所有,人民公社被寄予自给自足的厚望。但是,由于农业管理不当,农民种粮意愿低落,造成粮食收成崩溃。灾荒发生后,一些灾情严重的省份没有向中央或邻省请求调入粮食救灾,因为请求调粮就等于表明本省发生了严重的灾荒,1958~1962年间,至少600万人死于饥饿或饥饿引起的疾病。

    1962年以后,农业集体化调整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约由30户农户组成的生产大队是农业生产的基层单位。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得以保留和扩大,农贸市场悄然出现。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一些有勇有谋的地方干部的支持下,安徽和四川的农户开始重新获得对土地的事实上的自主权。之后发生的事,我们已经知道,是载入史册的。

    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个30年农业增长率是第一个30年的两倍多,人均GDP约为第一个30年的三倍。

    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优先发展工业。农业政策,包括“大跃进”,或多或少旨在尽可能多地从农业中获取资源投入工业。没有人真正关心服务业——事实上,教育、医疗、食品和娱乐,所有这些都是由国家供应的。与以前相比,第二个30年获得最大发展的是服务业。

    大量的工业投资最后被证明是浪费,但根据麦迪逊的估算,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情况还差强人意,1952~1978年间,年均增长3.1%。改革开放以后,工业生产率增长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国经济之路简介 >大国经济之路目录 > 第一章 叩问历史: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