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章 中国的储蓄过剩问题
著增长的原因,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我们需要换个思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经济学家威尔默(Calla iemer)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威尔默花费大量时间研究了中国的储蓄数据,她认为导致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主要有两点。“tory berade Imbalance”,orking Paper,<a href="p://www.spp.nus.edu.sg/wp/wp08_08.pdf" target="_blank">p://www.spp.nus.edu.sg/wp/wp08_08.pdf</a>其一,中国经济自2002年以来高速增长。根据威尔默的模型,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意味着中国的储蓄率上升0.45个百分点。这是为什么?很简单,经济增长越快,家庭收入就越多。由于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加上儒家思想的些许影响,大量额外收入被储蓄而没有支出。这在中国农村地区更为明显,那里的社会保障体系较城市更欠完善。另一个原因是,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惠及高收入群体(特别是资产所有者,不论这种资产是商业、房地产还是股票),并没有提高各层次群体的平均收入。这些高收入人群更倾向于将额外收入储蓄起来,因为他们已经拥有四套房子、两辆汽车,不会再热衷于多购买几瓶昂贵的洋酒。

    其二,威尔默认为,赡养比率降低也是拉升储蓄的一个原因。目前中国的人口结构中,儿童和老年人的人口数量相较劳动力数量有所下降。经济学家将儿童和老年人的人口数量与劳动力人口数量之比称为赡养比率,因为儿童和老年人需要靠劳动力人口的收入来供养。老年人赡养比率等于65岁以上人口数量与15~64岁人口数量之比。经济学中的一个常规观点是,劳动力人口的储蓄一般来说比非劳动力人口的储蓄多。在我们的一生中,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主要在消费,成年后随着收入增长储蓄增加,退休后将用掉一辈子的储蓄。这种个人的生命周期意味着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会使储蓄率水平随之改变。例如,一个社会中退休人口越来越多将使整体储蓄率降低,而如果进入劳动力大军的人口越来越多,储蓄率将上升(赡养比率下降)。未来数年内,中国将明显步入老龄化社会,则赡养比率将上升,而储蓄率将下降。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考虑到中国经济将持续快速增长,预计赡养比率在2015年左右开始上升,威尔默预计,2020年以前,中国的国民储蓄率将不会低于GDP的40%。

    两位美国经济学家马科斯·查门(Marcos Ces of Urban house holds in China Rising?”,IMF orking Paper,June 2008,他们发现,1995~2005年间,家庭储蓄占收入总额的比重由17%上升到25%。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它表明,不仅家庭储蓄的绝对额有所增加(由于家庭收入增加所致),家庭储蓄占收入的比重也比10年前提高。也就是说,家庭储蓄行为改变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上文曾提到,目前中国的家庭储蓄率与亚洲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相比并无多大差别。数据显示,中国的家庭储蓄占收入的30%,家庭储蓄率并不算高(但整体储蓄率达到GDP的50%则是世界最高纪录)。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中国台湾家庭的储蓄占收入总额的比重约为25%。在同样缺乏完善的社保体系的印度,家庭储蓄率更高,约占收入的30%~35%。

    查门和普拉萨德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国各年龄段人群的储蓄率均有提高。按照经济学家的通常假设和威尔默的模型,一般来说老年人储蓄不多,他们会将工作时积攒的储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国经济之路简介 >大国经济之路目录 > 第七章 中国的储蓄过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