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章 中国的储蓄过剩问题
调查中没有体现2004~2008年间这部分劳动者实际工资的提高。这使得统计数据出现偏差,拉低了家庭收入,推高了家庭储蓄率(因为家庭在银行的存款金额很容易衡量),也导致家庭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被严重低估,家庭收入的占比下滑。

    那么,我们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家庭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可能有所下降,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的自然结果(加之对劳动力数据的一些统计问题)。阻止这一趋势的最好方法是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劳动力在服务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建立起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将资源从政府转移到家庭来提高家庭收入)并向私人投资开放服务业。减少对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政策鼓励也会起到一定作用。这些都将有助于提高家庭收入。结果可能使家庭收入中更大一部分用于消费,减少储蓄。在本章的最后一部分还将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中国的高储蓄率不仅由家庭储蓄拉动,企业和政府储蓄也起到很大作用。具体这个作用有多大?近年来企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利润一般体现出上升趋势,其增速可能超过工资增速。面对强劲的经济增长,企业与家庭一样,选择增加储蓄。

    原因何在?这主要是因为许多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仍很难通过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融资,所以需要借助自身的储蓄用于投资。同时,过去几年来,人人都在追求高增长模式,因此企业也有储蓄、再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动机。此外,与股份制上市公司不同,国有企业几乎很少向其所有者——国家支付红利(下文将详述)。如果国有企业支付红利,这些资金可以用于再分配至需要资金的家庭。但事实上,国有企业的大部分利润(通常为垄断利润)留存为自有储蓄。

    2005年,企业储蓄约占GDP的20%,但其投资更多。企业的投资额怎么能够大于其储蓄呢?这是因为企业可以从银行获得大量贷款。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借入家庭存入银行的储蓄。另外,企业还可以吸收股权投资(有时还吸收国外储蓄),一些幸运的大型国企还能从中央财政获得转移资金(政府自有储蓄外的资金,下文将详述)。

    世界银行驻中国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对中国的高储蓄之谜做了深入的研究。他和其他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减少企业储蓄的好办法。“Investment and Saving in China”,orld Bank orking Paper,June 2005,高路易认为,由于缺乏红利分配制度且股权集中度较高,集中于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得以留存很大一部分利润。2007年,中国政府针对大型国企试行了新的国有企业分红制度,规定国有企业按其税后收入的10%~15%向财政部上缴企业红利,财政部再将这些资金用于社会服务支出。

    这是一个积极的政策变化,否则,国有企业会用这些资金继续投资,其中一些投资项目可能会白白浪费资金,而社会公众作为资金的最终拥有者(至少从理论上说)却得不到任何益处。将更多利润从企业的掌控中抽走,将对企业产生更多约束。但目前新的国企分红计划试行范围还很小,不足以产生显著影响。我的一位朋友还提出一个好建议——可对分红比率最高的国有企业给予奖励,以鼓励国有企业的分红行为。鉴于每年的企业利润有波动性,可建立一个企业红利分配基金来熨平这种波动性。该基金可用高利润年份的收入抵补低利润年份的支出。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要保证这些资金不再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建项目已经够多了。这些资金可直接投入医疗(增大对医保体系的投入,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教育(将高中阶段纳入义务教育,确保教师收入水平)以及低收入群体扶助计划(提高农民的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国经济之路简介 >大国经济之路目录 > 第七章 中国的储蓄过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