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章 中国的储蓄过剩问题
本失业补助)。当前,中央财政面临财政预算压力——2009年第一季度财政收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因此政府在增加公共支出方面十分谨慎。找到一个大规模的稳定的收入来源,并将收入用于公共服务,将对经济产生显著的刺激效应。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从国企抽取更多收入转移给家庭。这才是真正关注普通家庭的政策措施。

    政府也在储蓄,但储蓄规模较家庭和企业要小得多。政府“过剩”储蓄很少。也就是说,政府基本达到收支平衡,储蓄全部用于投资。根据官方统计数据,自2000年以来,政府获得的可支配收入约占GDP的20%,其中包括家庭和企业上交政府部门的税收。不过,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一统计数据存在低估。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扬和殷剑峰认为,自2001年以来,政府收入数据存在低估,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没有上报其全部收入,特别是土地出让金收入。自2004年以来,中国各地的土地销售收入一路飙升,但数据并不透明,当地政府并不将此纳入预算,因此也不受地方人大的监督。这些资金被放置在预算外账户中。地方政府通常在当地银行开立账户保存其表外收入。我们估计这类银行账户在官方统计中均被归类为企业存款。这些资金如何处理也是个谜——看似大部分资金被注入政府资助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2008年,土地收入已被建议列入地方预算中,但这方面进展似乎并不大。因此,我们只能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进行估算。

    这还不是唯一需要担心的表外收入。铁道部和建设部等部门有自己的收入来源和账户(专项资金账户),这些账户是非公开的。地方政府销售汽车牌照的收入也趋向于进入预算外账户。尽管近年来各项收费已有所减少,但可能仍存在其他收入渠道。由于我们无法一一估算,这里仅将土地收入分列出来。

    政府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消费,支付工资、购买商品,剩下的部分被储蓄起来。政府可通过两种方式“投资”其储蓄。首先是资本转移,主要方式为向国有企业提供补贴。但近年来,由于国有企业的国家支持逐渐消除,这类投资有所减少。其次是政府投资,该部分投资一直平稳增长,2005年达到9500亿元,占GDP的5%(不包括土地销售)。政府投资(至少是体现在财政预算中的投资额)占2005年投资总额的13%,加上补贴(我们猜测这部分资金用于国有企业投资)所占的3%,总计占比为16%。

    在大多数年份,政府的消费、投资和补贴支出超过其收入,因此中央财政需要借入更多资金维持赤字运行。其筹资方式即发行国债。商业银行代表其储户(家庭和企业),成为国债的大买家,我们估计,政府筹得资金被放置在财政部在央行的账户中。中央财政每年的债券发行规模一般都超过其预算赤字。例如从2000年到2008年,官方预算赤字累计达1.6万亿元,而同期政府通过净债券发行增加借款3.5万亿元。也就是说,政府在大量囤积家庭储蓄,并将其存入财政部在央行的国库账户中。每年前11个月,资金都会持续流入国库账户,而12月份,该账户中的部分资金会转移至地方政府,因此最好选取每年11月的统计金额进行比较。2005年11月,财政存款余额为1.1万亿元,占GDP的5.9%;2007年11月增至2.3万亿元,GDP占比为9.2%;2008年11月为2.7万亿元,GDP占比略降至8.8%。从表面上看,财政存款规模十分可观。

    如果说财政部一直在为未来的困难时期储备资金,那么现在看来,非常困难的时期已经到来。2009年初,我们预计全年的赤字规模将达9600亿元,占GDP的2.7%。为了筹集财政赤字所需资金,中央财政需要大幅扩张债券发行规模并(或者)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国经济之路简介 >大国经济之路目录 > 第七章 中国的储蓄过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