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雅戈尔:隐形的翅膀
印度可以多出一些优秀的企业。就算中国企业现在在海外有很多收购采购行为,都是国有企业在做,不是企业行为,是国家在管理企业。
另外,内部也存在这么一个状况,我们曾经做过调查,有30%多接受调查的人都想去当企业家。现在90%的大学生都想去从政,千军万马想去做公务员,没有一个人想去当工人,更没有人想去当农民。中国的基础已发生变化,都想去当官,都想去当企业家,这个社会已经出错了。企业内部也是这样的。从上到下很难整合,企业家都能像张瑞敏一样,像柳传志一样,像任正非一样,让员工都一心一意地跟着去走?不可能。中国稍微有点儿条件的人都可以自立门户。即使像柳传志,为什么要让联想分家?就是摆不平,这是中国特殊的文化。日本人就不一样,日本人认可了你就死脑筋跟着你走。香港的情况,很多老板用西方那套在做,他的总经理都是国外的人,文化已经不一样了。与他们相比,我们难度就很大。
中国13亿人口,这13亿人口不单是中国的市场,也是世界的市场。上次XX市市长和我说,当地弄了一条街开名品店,他说“街上一定要引进国外品牌。”国外的企业到中国来开一个商场,不允许中国企业进去,我们还可以接受;我们自己开的一条街,不通过价格去竞争,就是中国企业不能进去,这是没有道理的,我亏得起,就应该让我进去嘛!
上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我去考察墨西哥以后有一种感觉,好像墨西哥经济是殖民经济,不是主权国家。因为很多流通抓在美国人的手里,后来90年代中期我去了东南亚、泰国、印尼,我感觉他们的经济也有点儿半殖民的味道,控制在华人和日本人的手里,市场都是日本人在管理。我担心中国也会出现这么一个状况。
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很难去整合国外的资源,也很难整合国内企业,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很难做大。这里面有文化、企业家整体素质、国内市场的问题。
雅戈尔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面如何做大?也许只有搬到香港去,搬到海外去,用国外的人才做。要求中国实业家用20年、30年的时间能够像跟人家工业化200年、300年的企业相比,有点儿为难中国企业家了,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有的人沉默了,有的人转移了,还有的人醉生梦死。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能享受人生就享受人生。这样,对中国企业很危险。雅戈尔说要做百年企业,提出这个口号实际上很难。
宁波商业银行和中信证券两案的投资成功深深刺激了李如成。前者的上市一把让雅戈尔进账近120亿元股权收入。“这是有些企业做一辈子都做不到的,”李如成进一步想,“原来投商业银行是被动投资,现在我为什么不主动拿这100亿去作战略投资者?100亿投到100家企业里,有60家成功的话,都可以变成1000亿。再让我自己去办一个最优秀的企业很难,但我可以去投!”
“现在不是我一个人在想,是所有企业家都在想这事儿。”李如成对说,“可是都不想搞实业了,都想搞股权投资,也有问题。”
富于争议的“第二波”
从2007年开始,自称比较封闭、喜欢隐居生活的李如成在全国各地游猎,展开雅戈尔的投资“第二波”。
“我现在就是一个项目经理。”李如成对记者说。现在,雅戈尔的服装主业由李如成胞弟李如刚负责,李如刚也是雅戈尔的创业元老,房地产板块掌帅者为职业经理人蒋群,惟有投资业务李如成亲力亲为,搭档中有他的独生女儿。
浙江有一个企业家与各省官员之间的圆桌会议,李如成每年都收到请帖,几乎从来不去,2007年参加了。去四川,据杭州商界的某位人士说,李如成说了句颇不像他风格的话,“我拿了100亿,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