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最后的世族
、雄踞乡里的现象依然存在,史载,京城和南阳一带,都是皇帝的亲戚和重臣,他们拥有的土地都超过了朝廷规定的数量,但是没有法律可以约束他们。

    到了公元39年,在执政十五年之后,刘秀终于痛下决心,下达了著名的“度田令”,要求全国严格检核垦田顷亩和清查户田,以彻底杜绝兼并之势。

    可是,《度田令》在朝野上下遭到了强烈的反抗,刘秀为了杀一儆百,逮捕大司徒欧阳歙,以他在任汝南太守期间度田不实,接受贿赂千余万为罪名,将之处死,欧阳歙的弟子千余人集体上书,为其求情,刘秀不准。其余被处决和处分的重臣还有河南尹、南郡太守和琅邪太守等人。为了对抗,各地豪强纷纷武装暴乱,他们攻击政府住所,杀害行政长官,当政府军前往追剿时,他们就一哄而散,军队一走,很快又屯集在一起,这种情况,以青、徐、

    幽、冀四州最为严重,而这四大郡州又是当时的国之重镇,可见反抗之烈。

    刘秀四处弹压,恩威并施,总算把叛乱平息了下来,可是,豪强势力实在太大,顽疾终于不能彻底割除。到了后来,刘秀一声叹息,只好与之妥协,他留下了八个字,曰“苟非其时,不如息人”,也就是自认时机不到,不如息事宁人。

    中国自从形成大一统的帝国模式之后,历朝新建,首要任务必是“削藩”,“削藩”成功,中央集权可得,“削藩”不成,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必永无宁日。东汉初建,豪强除而不尽,光武帝就学不成汉武帝了。在财经和产业政策上,他也不得不把权力下放。

    东汉延续前朝旧制,仍然实行盐铁专营政策,不过把大司农所属的盐官和铁官下放归郡县经营,同时废止均输官等。这意味着,中央把很大的一块专营收入放给了地方,同时放弃了流通领域的国营化战略,这直接造成了中央财政的羸弱,以及对地方控制力的减少。到了章帝时期,公元84年,为了解决国家财政困难,又把盐官和铁官收归大司农,由中央政府统一实行盐铁专卖。可是,仅仅三年后,章帝驾崩,新即位的和帝就下诏,“中央不再实行盐铁专营,允许民间自主经营,所得的专营收入重归地方金库。”

    此外,在地方行政治理上,权力也被分解。刘秀把全国分为13州,除了京城之外,各派刺史一人主政。最初,刺史仅履行监察郡国之责,但随着其权限的不断扩大,刺史逐渐发展为兼领行政、财务、军事的地主长官,其权力空前膨胀,到东汉中后期形成了子承父职的门阀景象,地方割据已成赫然事实。史家唐长孺便认定,“州郡僚佐中所谓大吏、右职,照例由本地大姓垄断。大姓冠族每郡只此数姓,所以州郡大吏就带有世袭性。我们认为,东汉时期的地方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当地大姓、冠族控制的。”

    总而言之,东汉一朝再没有出现强权皇帝,世族力量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日渐增强,中央朝政则被外戚和宦官轮流把持。在庄园经济之下,自由的民间工商业者显然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各地方豪强一方面握有行政的权力,另一方面又利用各种专营政策,形成了无与竞争的权贵经济,文景时期的民间经济大发展景象再没有重现过。《后汉书·循吏列传》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耒阳县出产铁矿,当地民众聚而冶炼,颇有了一番气象,一位叫卫飒的官员看见有利可图,就上书朝廷,将之国营化,从而每年增加了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后汉书》作者对此非常赞赏,把卫飒归入“循吏”之列。

    公元184年,冀州巨鹿郡(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爆发声势浩大的黄巾军起义,朝廷征调诸路兵马平叛,拥兵将领与地方世族豪强借机掌握大量武装,继而引发了“董卓之乱”。从这一时间开始,到公元589年的整整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混乱和分裂时期,是为魏晋南北朝。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简介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目录 > 第六章 最后的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