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男耕女织”的诅咒
的发展》一书,认为:至18世纪以前,在“重要日用品市场及生产要素市场的广度及自由度”上面,中国经济制度与欧洲并没有根本的区别,而中国所以没有能够走上类似英国工业式的发展道路,主要是因为不具备英国那样地理位置优越的煤矿、以及不具备能够提供棉花、木材、谷物等集约产品的殖民地。彭慕兰因而断定说,“那种认为中国或是由于人口压力,或是由于社会所有制关系的性质而闭塞并极为贫穷的观点,如今在我看来完全处于守势地位。”
同时,与上述观点形成鲜明对立的学者也大有人在。
在中国学者中,最早对“萌芽自发论”提出异议的是顾准。他在1960年代就反思说:“我们有些侈谈什么中国也可以从内部自然生长出资本主义来的人们,忘掉资本主义并不纯粹是一种经济现象,它也是一种法权体系……资本主义从希腊罗马文明产生出来,印度、中国、波斯、阿拉伯、东正教文明都没有产生出来资本主义,这并不是偶然的。中国不少史学家似乎并不懂得这一点。”
顾准之后,海外的黄仁宇、赵冈、费维凯等人也从各自的专业方向认定,在明代没有发生资本主义的萌芽,而且在高度专制的皇权制度之下,绝无这种可能性。黄仁宇在一书中说:“支持现代商业的法律程序以私人产权作基础,首先即与孟子道德观念相反,而后者正是官僚体系奉为天经地义的……当这么多必要的因素全付之阙如,现代商业如何能在中国发展?”在另外一部的书中,他进而认为,“为什么中国不能产生资本主义?因为她志不在此。她不仅不能产生,而且一向无意于产生。”
学界观点如此对立,概括而论,源于学术立场的不同。“萌芽自发论”及“加利福尼亚学派”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立论基础,认为“经济基础自动地会决定上层建筑”,而顾准、黄仁宇等人则把考评的重心放在法权制度的建设上,认为没有社会制度上的决定性突破,经济制度的变革都不可能发生质变。因立论不同,双方的结论自然南辕北辙。在这场争论中,布罗代尔的观点比较折衷,在他看来,明清两代的中国肯定已经出现了“市场经济”,但是并没有出现“资本主义”。也就是说,他认同明代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并不落后,但在社会制度上没有进步。
将发生在明代的这些变化放之于全球环境中进行观察,我们将清晰地发现,貌似繁华的中国其实正飞驰在一条“反世界潮流”的轨道之上。
——当全球海洋贸易即将兴起的前夜,拥有地球上最强大海军的帝国却选择了自毁战舰和内向封闭;
——在产业经济上,“家纺户织”的乡村工业阻碍了工业化的进程,使得工业革命的火星无法从棉纺织业中迸发出来;
——市镇经济的发达让城市化步伐全面停滞。相对照,欧洲的自由城市如雨后春笋,其规模越来越大,终而成为工业革命的摇篮。
——在政治制度上,西方的公民社会胚胎初成、宪政思想渐成共识,而在东方,君权却更加的强悍和专断;
总而言之,在贸易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王权制度瓦解等四个方面,明代中国与同时期的欧洲恰成鲜明对照,历史的拐点因此出现――我们几乎可以确定地说,中国与世界潮流的分道扬镳,的确是在十四到十五世纪期间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