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从“可笑”到“可乐”
    1998年6月10日北京时间22时40分,法国世界杯足球赛举行首场比赛“巴西-苏格兰”。

    照例,亿万中国球迷早早静候在了电视机前。照例,又该是那些与世界级足球巨星同样光芒四射的世界级跨国大公司的广告铺天盖地之时。

    这次是个例外。转播即将开始的几秒黄金时间,电视屏幕上亮出一底红色:“非常可乐,中国人自己的可乐”,“非常可乐,非常选择”。而在两万公里外的法国巴黎世界杯赛场四周,人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再熟悉不过的“Coca-Cola”,标牌硕大,豪气十足。

    又一场跨国集团与中国两个重量级饮料巨子的“世界杯大赛”就此拉开序幕。同样是惊心动魄,同样是胜负难料。

    事实上,娃哈哈公司的第一瓶非常可乐早在几个月前的3月28日就走下了地处杭州下沙工业园的生产线。之所以选择6月10日登台亮相,除了等待世界杯开幕这个良辰吉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当家人宗庆后去了美国。

    宗庆后是悄然飞抵可口可乐的老家的。他随身带了两瓶可乐,一瓶是自己的非常可乐,一瓶是在中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一下飞机,宗庆后又买了一瓶美国本土生产的可口可乐。

    他把三瓶可乐的标签都撕掉,请美国的专家品尝。看到鉴定的结果,宗庆后笑了。

    但大多数中国人笑不出来。

    怎么笑得出来呢?可口可乐是好惹的吗?一位哈佛大学的营销教授得知娃哈哈要生产碳酸饮料,不无吃惊地对宗庆后说:“你知道吗?在美国,有三件事被认为是只有靠上帝帮忙才能实现的,一是彩票中头奖,二是当选美国总统,三是战胜可口可乐。”在可口可乐的公司网站上,如下文字一定会使你肃然起敬:1886年,药剂师彭伯顿在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家中后院,用一只断了一半的船桨和一口大铁锅创制了“Coca-Cola”。过了3年,法国埃菲尔铁塔竣工。1893年,可口可乐公司成立。一个世纪后,著名的美国《商业周刊》公布的一份“2002年世界最有价值的品牌”的调查报告显示,可口可乐高居第一,品牌价值达696.4亿美元,比紧随其后的“微软”多55.5亿美元。可口可乐的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在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各种肤色的消费者平均每日饮用可口可乐10亿杯。即使屈居第二的百事可乐也不是等闲之辈:帝国历史长达百年,在全世界拥有灌装厂600多家。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中国人自己的可乐”的大旗几度飞扬在大江南北,但最终留下的都是“往事不要再提”的一掬英雄泪。

    重庆“天府可乐”:集团总经理李培全曾在全国人代会上侃侃而谈振兴“国水”成了新闻人物。1994年1月18日,天府可乐却无可奈何披洋衣——改随百事可乐“夫姓”。“联姻”仪式结束时,李培全将一罐“天府可乐”悄悄收入包内:“总得为这段历史留点纪念。”

    北京“昌平可乐”:因突发奇想,雇人身披宣传绶带,踩着脚踏车驮着“自己的可乐”出没在大街小巷而名噪一时。可惜仅仅一年之后,就真的永远消失在了小巷的尽头。

    河南“少林可乐”:少林寺雄风犹在,可乐却早早已成如烟往事。

    在“非常可乐”的老家杭州,也有过自己的可乐,而且名字是响当当的“中国可乐”!

    我们几经周折,找到“中国可乐”的一位创业者试图话说从前,老人一个劲地摇头:“对不起,不想再提了。”末了,他又骄傲地添上一句:“那时候通过国家卫生部批准的,‘中国可乐’是第一家。”

    短短数年间,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强大的收购、兼并和挤压下,当年国内的八大碳酸饮料中除被誉为“中国魔水”的健力宝外,一一败下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非常营销·娃哈哈:中国成功的实战教案简介 >非常营销·娃哈哈:中国成功的实战教案目录 > 1、从“可笑”到“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