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1953年:“156工程”
9亿元,占去了一半有余。“156工程”的实施彻底改变了中国内陆地区的工业布局,到1960年之后,随着中苏关系交恶,中央政府实施“三线战略”,更是加大了对西部的倚重,中国的工业布局陡然改观。
再说产业结构。毛泽东在筹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有过一段形象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其投资比重占到了总投资额的85%。在整体规划之下,一些冶金、能源、机械的大工厂隆隆建起。仍以钢铁为例,五年内就增加了炼铁能力280万吨、炼钢能力253万吨,加上原有钢厂的产能,我国生铁产量从1949年的25.2万猛增到467万吨,整整提高了将近20倍。钢的产量也增加到412万吨。这样的增长速度无疑是惊人的。
与此同时,对基础设施和能源勘探的投资也是巨大的,“一五”期间,铁路交通、地质勘探和建筑业的投资高达121.2亿元,相当于同期工业基建投资的二分之一,新建铁路33条,比1952年的通车里程增加了22%,公路通车里程增加了一倍。水利建设的成就也是辉煌的,完成了“千年难题”淮河治理工程,建成了多个大型水库,对长江三峡水利工程进行了论证和预备。
接着说技术水平。在对华援助时期,苏联展现了毫无保留的无私精神,它向中方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设计图纸,仅1953年就达23吨,1954年为55吨,几乎把他们所有的最好技术都给了中国。美国学者尼古拉斯·拉迪认为,“中国看来已接受了苏联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在有些情况下,转让的技术是世界上最佳的。在苏联援助的最重要的钢铁工业中,苏联人在20世纪50年代建造和操作着世界上最好的高炉。苏联人涉及的武汉和包头的中国钢铁工厂吸收了苏联的高炉和平炉以及大规模铁矿石富集方面的最新技术。”正是在苏联专家的无私帮助下,中国的工业技术水平在短短数年间就提高到了20世纪40年代的水平。
那是一个创世纪般的建设年代,在人们激动的欢呼声中,一个接一个的记录诞生了。
自主研发和制造汽车,是一个中国梦想。早在1931年,张学良在沈阳建过一个汽车厂,生产出民生牌载重卡车,但试产成功后就被入侵的日本人占领。阎锡山治理山西时也建过一个汽车修造厂,仿造出几十辆美国1.5吨的小货车,蒋介石政府的中国汽车制造公司用进口器件组装过2000多辆汽车,但这些都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汽车梦的真正实现,正是在“一五”时期。
1953年3月19日,政务院正式下文批准建设第一汽车制造厂,毛泽东下达死命令,要求三年见到车。一汽的厂址选定在吉林省长春近郊一个叫孟家屯的村庄,工厂设计全部交给了苏联汽车拖拉机设计院。工厂的第一个员工叫陈祖涛,时年25岁。
陈祖涛的父亲是陈昌浩,长征时期当过红四方面军总政委、西路军总指挥,因追随张国焘犯下路线错误,其后一直不被重用。陈祖涛11岁时就被送去了苏联,在那里读完了小学、中学,然后考进鲍曼最高技术学院的汽车专业。1951年2月,他提前毕业回国,受命参与筹建汽车工厂。苏联答应帮助中国建设一座综合性汽车制造厂,其规模将与当时苏联最大、最先进的斯大林汽车厂一样,斯大林汽车厂有什么设备,援建中国的就有什么设备,斯大林汽车厂有什么样的生产水平,中国的就有什么样的生产水平。
陈祖涛日后回忆说,“整个设计都是苏联人做的,组织了最棒的一批人,把斯大林汽车厂所有技术科长都集中起来,那是很有经验的一批人,头发都是白的。他们的上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