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1964年:秘密的三线
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
1964年的美国,却被拖进了继朝鲜战争之后的第二个泥潭。这年8月2日,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在东京湾遭到北越炮艇的攻击,华盛顿通过决议案,决定对北越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谁也没有料到,这竟然将是一场持续12年的残酷战争,美国直接投入的总兵力高达55万人,耗费1650多亿美元,士兵死亡5.8万人,最终却以惨败收兵告终。
稍稍了解中国现代史的人都知道,在两年后的1966年,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陷入长达十年之间的大浩劫。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将回顾,在浩劫发生的前两年,中国经济界的风云波澜。
在国民经济稍稍有点复苏的时候,国家开始规划第三个五年计划(1963年-1967年),一个“吃穿用计划”被提了出来。
当时,消费品市场的短缺已经非常严重,从1957年到1963年,全国人口平均的主要生活资料的年消费量持续大幅下降,其中粮食由406斤减至329斤,食用植物油由4.8斤减至2.2斤,猪肉由10.2斤减至4.4斤,棉布由19.5尺减至10.6尺,商店里的日用品少得可怜,连生活必需的锅碗瓢盆都常常断货。
根据当时的规划,“三五”计划要改变执行了十多年的重工业优先战略,重点要解决“吃穿用”,吃的方面是粮食,穿的是纺织品,用的是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和暖水瓶等日用工业品。归纳起来,吃穿用第一,基础工业第二,国防第三。
这个计划如果被执行,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及格局,将可能发生十分微妙的变化。然而,就当“吃穿用计划”正在拟定之时,受国际局势影响,决策层的思路突然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中国的工业经济布局再次进行战略性的大调整,而它的前提是——“要时刻准备打战。”
进入1964年的夏季之后,乌云密布的亚洲局势让中央领导人忧心忡忡,夜不能寐。邓小平回忆说:“六十年代,在整个中苏、中蒙边界上苏联加强军事设施,导弹不断增加,相当于苏联全部导弹的三分之一,军队不断增加,包括派军队到蒙古,总数达到一百万人。对中国的威胁从何而来?很自然地,中国得出了结论。”(据韩泰华在《中国共产党若干历史问题写真》一书的披露,从1964年10月到1969年3月间,中苏边界大大小小的冲突事件达4189起之多。)美国向越南发兵之后,又在中国的南方陡然增加了战争的风险。当时的判断是,“战争不可避免,要立足于大打、早打、打核战争。”据毛泽东的分析:我国东北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基地,全部在苏联可携带核弹头的中短程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的打击范围之内,北京、上海以及沿海所有的工业城市则处在美军和台湾航空兵力打击范围之内。因此,必须把工业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另据军委总参谋部提交的一份报告分析,在全国14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集中了约60%的大型民用机械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极易遭到集中式攻击。
经济战略的转折调整点,发生在1964年的5月。这个月的中旬,国家计委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初步设想》,其核心内容有三条:“第一,大力发展农业,基本上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第二,适当加强国防建设,努力突破尖端技术;第三,与上述两项相适应,加强基础工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和产量。”这个设想得到了中央工作会议的认可。
可是,到月底,中共中央召开会议,做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基本方针为:“国防建设第一,加速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毛泽东说,“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的危险,我们不是帝国主义的参谋长,不晓得它什么时候要打仗。”因此,他提出要加强战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