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章 浙商之一:湖商
    有人说他们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商:

    有人说他们是新经济的落伍者;

    有人说他们存在着不合理的成功。

    这个商帮究竟是如何兴起的?他们为什么对政事如此热哀?

    一、湖商和徽商的比较

    每年《福布斯》杂志都会推出中国内地的富豪榜,而浙江藉富豪人数总是位居前列。这令“浙商”一词在当今中国异常响亮。如今,浙商无疑是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实力最强的一个投资者、经营者群体。那么,为什么在浙江会出现马云、李书福、陈天桥……这样的商界风云人物?浙江这块土地又有过怎样的传奇?这一切得从浙江的商帮说起。

    浙商应该分成两派,一派是湖州帮,另外一派是宁波帮。湖州在浙江的北边,在宋代时就已经有这个名字了,跟徽州是差不多的时期。我想拿湖商和前面讲的徽商做个对比,这个对比很有意思。这两个地方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有着灿烂的文化。徽州出了相当多的进士以及状元,而湖州也是一样。我的数据显示,明朝湖州出了172个进士,占了7%;清朝出了266个进士,占了9%。出了多少状元呢?总共加起来出了8个状元,很不容易,非常有成就的,所以湖州基本上也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地区之一。

    但是湖商和徽商的不同在哪里呢?不同之处在于徽州是个非常贫穷的地方,徽州的山多地少,所以养成了所谓“徽骆驼”的精神,吃苦耐劳,可是湖州不是。湖州人比较懒散,当时的人都批评湖州人说,此地的人们娇惰成性。也就是说湖州的子弟娇娇弱弱的,而且干的事很平常。这么样一种个性,加上富足的生活、灿烂的文化,同时和徽州一样封闭的环境,使得湖州人完全不具备徽州人吃苦耐劳的个性,他们基本就是花花公子,混日子的。我想通过这个机会告诉读者,我们要打破过去的旧思维,我们总认为一个商帮的形成和吃苦耐劳有关系,其实这个观点是错的,最重要的其实是机遇。

    湖州商人的发迹史和徽商差不多,也就是徽商垮台之后,湖州商人起来了,因此在清末一直到民国初年这个阶段,是以湖州商人为主。他们是怎么发迹的呢?

    二、湖商的蚕丝发迹史

    湖州地处浙江西部,是著名的水乡和鱼米之乡。古语云:“苏湖熟,天下足”。自唐宋以来,湖州就是全国的主要产粮区。可是从19世纪开始,湖州境内方圆不过十里的小镇南浔,突然形成了一个商业团体。这个团体曾经富甲天下,辉煌一时,被人们称为“湖商”。相对于其他商帮来说,湖商的生活非常舒适。晋商的发迹是因为票号,徽商靠盐,那么湖州商人是抓住了什么机遇导致他们的成功呢?

    1801年的时候,英国从我国购买了862石的蚕丝,到了1833年之后,就变成了9920石,这就为清政府成就了巨大的贸易顺差,最后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才使贸易顺差变成贸易逆差。而旦这个时候法国人也在抢购生丝,因此是生丝成就了浙江商人的兴旺。而且,这个生丝是湖州南浔七里乡所生产的生丝。七里是这个村的名字,以后念着念着就变成了辑里湖丝,实际上就是七里村所生产的丝的意思。

    一直以来,中国的蚕丝都是欧洲市场的抢手货,在欧洲人眼里,辑里蚕丝是他们需要的最好原料。于是凭借着手中上好的蚕丝,湖州商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收上来的蚕丝卖到广州商人手里,稳稳地賺着不多不少的差价,但是当贸易的市场呈现在湖商面前时,安逸的湖州丝商开始在内心泛起波澜。1843年11月,上海开埠,刘记丝行的老板刘镛首先走进上海,开始直接与外国买办交易,在短暂的时间里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与此同时,湖州丝商们纷纷放开束縛,走进上海,创立自己的事业。当年敢于走出南浔、走进上海的举动意味着湖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郎咸平说:谁在谋杀中国经济简介 >郎咸平说:谁在谋杀中国经济目录 > 第12章 浙商之一: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