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羽柴秀吉的知人善任,是日本史上知名的。他颇有识人之明,也能洞察人心机微,否则也不可能从一介足轻擢升为天下之主。然而,他的天纵英才偏向于组织的扩充和成长,欠缺管理和守成的才干——日后历史的发展也证实了这一点。
秀吉总是希望以积极向前、扩充组织的方式来解决一切的问题。天正十年春,当织田家沉浸在战胜的欢欣和整肃的威胁之际,秀吉仍不改其性,急着往前冲。
正当此时,一波又一波的消息传来,更加深了他的动机。首先,出兵信浓、甲斐的织田大军,在转瞬之间便攻下了武田诸城,占领了整个区域。
看在与毛利对峙,未能参加此次战事的羽柴军团眼里,这彷佛是在催促他们在中国立下不逊于此的战功。因为当信长亲自出征、大获全胜的当儿,绝不会乐意看到羽柴秀吉在姬路无所事事。
秀吉体察上意,早在三月十五日武田胜赖的死讯传来之前,便展开了行动。他将播磨、但马、因幡等地共计两万余部队齐集于春光烂漫的姬路城,举行了盛大的出征仪式。
秀吉性喜华丽热闹,之前也曾举行过类似的盛大仪式,但这次却另有深意。当小一郎看见眼前排成一列的三个人时,就已经若有所悟。
上座,也就是高一层的主君座上,除了身材瘦小的哥哥穿着宽大的铠胄高踞中央外,两侧还各站着一个少年人,分别穿着鲜艳崭新的轻便甲胄。其中一个人是从近江长滨由五百多名将士护送而来的养子,十三岁的秀胜;另一个则是在此城当人质的备前国主,九岁的宇喜多秀家。两人都是初次披挂上阵。
小一郎秀长的座位,按照往例,位在左侧的首席,也就是臣下的最高位。然而,由于两个少年并列于主君的左右,因此地位看似略有降低。有些小一郎的部下看到这种情况,露骨地表示不满。姑且不论织田信长的亲生儿子、秀吉的后继养子秀胜,宇喜多秀家只不过是属国之主,坐在上座根本不合礼法。
但是小一郎却默默地摇头,劝解部下道:
“秀家大人和主公的养子没两样,年纪虽轻,也是一国之主啊。”
考虑宇喜多家在这次攻打备中行动上的重要性,他岂能挂意这些小事。而只要小一郎不反弹,其他人也不便抱怨。这就是出身低下的人组成的羽柴军团最大的优点。
而仪式中讨论的重点,便是此次出征该由谁担任先锋。
按照战国的惯例,城池离敌地最近的人,有权利和义务领先发动攻击,因此这次应由宇喜多秀家担任先锋。但让彼此尚不熟悉的属国军队担任先锋,似乎稍嫌冒险——秀家不是问题,难的是他们还不太能掌握辅佐宇喜多家的老臣们心中的想法。大家都明白这种情况,因此不少人自告奋勇。
不料小一郎也跟着起哄,声音宏亮地说:
“这次该轮到我了吧。”
诸将闻言,个个哑然不语。小一郎是但马一国的领袖,手下有四千大军,是羽柴军团中除宇喜多家之外人数最多的部队。实力这么强大的人去担任先锋,其他人还有甚么好表现的呢?
霎时之间,许多道责难的目光一齐射向小一郎。大家心想:
(唉,连一向懂得退让的美浓守,也开始想要争功了吗?)
没想到下一秒钟,耳边便响起秀吉愤怒的声音:
“不行、不行,这次轮不到你。我已经决定让站在我身旁的秀胜大人担任这次的先锋。”
“喔?由秀胜大人吗?”
小一郎故作羞愧地低下头,但其实他早就从哥哥的表情察觉到这件事。秀吉一定是顾虑信长的想法,认为有必要让信长的儿子立下一些功劳。小一郎刚刚的发言,其实是为了堵住诸将的反对声浪。
“小一郎,方才真多亏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