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对偶
最后说说,对偶究竟与一对太师椅或一对耳环有别,因为对偶的一对不是供观赏的,而是供理会的。理会,内容以多为胜,所以上好的对偶既要词语相对,又要意境若即若离。因为有这种避重复的要求,所以如下面的五言、七言各两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就显得面目过于相似,不如下面的五言、七言各两联: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初行竹里才通马直到花间始见人
显得委曲多变。这种情况使对偶处于两难的夹谷中,是既要接近(远之则怨),又不宜于太接近(近之则不逊)。幸而这是过高的要求,不管也可以。
还有一种,也来于避复的要求,不能不管,是律诗的中间两联,结构不可用同一个模式,否则算“合掌”。如下面的两例就是:
绣槛临沧渚万里寒光生积雪
牙樯插暮沙三边曙色动危旌
浦云沉断雁沙场烽火侵胡月
江雨入昏鸦海畔云山拥蓟城
旧时代视合掌为大忌,由诗,或扩大为文,宜于变化的原则看,这禁忌不是没有道理的。
模式是外形的结构,要变,这要求是硬性的。求变的原则还延伸,也管内容,就是中间两联的意思也要变,纵使这要求不是硬性的。如:
吴楚东南坼无边落木萧萧下
乾坤日夜浮不尽长江滚滚来
亲朋无一字万里悲秋长作客
老病有孤舟百年多病独登台
都是前一联写景,后一联写情。又如:
绿树村边合锁衔金兽连环冷
青山郭外斜水滴铜龙昼漏长
开轩面场圃云髻罢梳还对镜
把酒话桑麻罗衣欲换更添香
都是前一联写陪衬的环境,后一联写人的活动。变的情况各式各样,所求都是内容丰富,灵活生动。
到此,有关对偶的讲究说了不少。这样不避繁琐,是因为仿作旧诗,难于避开对偶,虽然未必大菜小菜都想尝尝,但是语云,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所以还是择要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