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章 禅的影响(上)
来立意以儒贯之,作《正蒙》,讲气,讲理,讲性,还讲天人合一,“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名言就是他说的。他自信为得儒家之正,批评佛家“语寂灭”,不“可与言性”,其实这样反复讲性,与禅宗的重视见性总不当没有一点关系。

    宋代道学,到二程才趋于成熟。二程是程颢和程颐兄弟二人。程颢,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二人都以周敦颐为师,并吸收内外学各家,重穷理,重修身,成为程氏一家。但二人的学说又同中有异,所以有人说弟弟伊川先生为朱子理学的先驱,哥哥明道先生为陆王心学的先驱。程氏兄弟以儒家正统自居,可是据记载,程颢“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程颐“少时多与禅客语”,他们钻过,受到影响是可以想见的。如研讨天人关系问题,他们都重视理,或称天理,说天地只是一个理。这理也存于人人的心中,并存于所有的物中,所以仁者应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修养方法不过是穷此理,反身而诚。由诚和敬,可以认识天理之本然。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这与禅的破我执,见性即可成佛,走的正是同一个路子。又如传说的程门立雪的故事,杨时和游酢去谒见程颐,程正在暝坐,他们不敢惊动,立而侍,到程觉到,门外雪已经深一尺。这样长时间暝坐,不是睡而是穷理,与禅家的定功又是同一个路子。

    二程的学问下传,其中的一支是杨时传罗从彦,罗从彦传李侗,李侗传朱熹,就是南宋初年的理学大师,后代推尊为可以继孔孟的朱子。朱熹,字元晦,晚号晦翁。他推重二程,在所作《大学章句序》里说:“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这用的是孟子私淑孔子的旧仪型,可见景仰和自负的心情是如何强烈。心情必化为行动,于是如孔门弟子的编,朱熹也编,成《河南程氏遗书》二十五篇。此外,著《四书集注》,常是说“子程子曰”,以表明学有所本。其实,就新儒学的造诣说,朱熹是后来居上,正如许多人所说,他是集理学之大成,或者说,融会各家,更深入,而自成一系统。这系统,内容复杂深奥(当然问题也不少),这里只好取一点点与本题有关的。主要是理、气的对立。气是具体事物,理是一切具体事物所以如此而不如彼的所以然。理在气上,而且在气先。但理又体现于气中,所以人人有此理,物物有此理。人之生是理与气合,气有理,即人之性。不只人有性,物亦有性。理是至善的,但气有清浊,所以可以表现为不善。这样,由道德的角度看,理和气就会成为对立物,就是说,理会为气所蔽,于是应清而成为浊。这种看法再前进一些,就成为天理与人欲的对立。很明显,修养之道就成为,灭人欲而存天理,用朱熹的比喻是:“人性本明,如宝珠沉混水中,明不可见,去了混水,则宝珠依旧自明。自家若得知人欲蔽了,便是明处。”(《朱子语类》卷十二)这比喻和禅家的想法(自性清净,为染污所蔽,修持之道为去染污,明心见性),本质上几乎没有什么分别。尤其是修持之道,朱熹用程颐办法,敬,即穷理致知,这是纯内功,并且说:“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大学章句》)用力久是参,豁然贯通、明是顿悟,这种路数也是禅家的。还有,朱熹虽然狠狠批评佛家的空无,可是偶尔走了嘴,也表示过钦羡之意,如说:

    退之晚来,觉没顿身己处。如招聚许多人,博塞为戏,所与交,如灵师、惠师之徒,皆饮酒无赖。及至海上,见大颠壁立千仞,自是心服。其言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此是退之死款。乐天暮年,卖马遣妾,后亦落莫,其事可见。欧公好事,金石碑刻,都是没著身己处。却不似参禅修养人,犹是贴著自家身心理会也。宋子飞言,张魏公谪永州时,居僧寺,每夜与子弟宾客,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禅外说禅简介 >禅外说禅目录 > 第13章 禅的影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