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碾平世界的10大动力(4)
1993 年我刚到中国时,所有人都以为我遇到的最大困难将是如何在中国找到和得到机会,”事实上,当时中国到处都是机会,缺少的只不过是知道如何按照先进方式经营汽车零件工厂的中国经理人。潘考夫斯基说的一点都没错,在中国建厂是很容易的,难的是在中国找到善于经营的管理人。所以当他最初购买中国汽车零件公司的大多数股权时,他也开始从国外聘请管理人,成本当然是很高的,而且让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经营无疑也存在很多不便。第一种方案失败了。

    “所以我们就辞退了所有的外国管理人,并且开始尝试第二种方案——聘用收购工厂原来的管理人员。”但是后来发现,这一办法也不行,因为这些人已经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经营模式,他们不知道怎么和市场打交道。中国不乏具有企业家才干的人,但在中国入世之前,中国没有健全的法制和债市股市,因此你只能从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或第一批下海的私人企业主中进行选择。

    他在中国第一次购买的是一家橡胶零配件公司的股份。当他后来和中方合作伙伴达成进一步收购股份的协议时,中方还同他签署了非竞争条款。然而,交易刚刚达成,中方合作伙伴的主管就自己开了一家从事同类生产的工厂。非竞争条款根本没有起到约束的作用。第二种方案也失败了。

    潘考夫斯基的生意曾经亏损过很多钱,他称其为在中国学做生意的学费,后来他发现自己已经拥有好几家零件工厂。他说:“1997年左右是我事业的低点。

    我们的公司从整体来看是在缩水,当时根本没有利润可言。尽管在收购的企业中,我们持有大多数股份,理论上讲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管理者,但在企业内部已有的管理人员中,我实在挑不出理想的人选了。“这时候我们选择了方案三。

    “我们后来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我们不喜欢‘计划经济下的中国’,我们想把赌注放在‘市场经济下的中国’上。”潘考夫斯基称:“我们开始寻找新一代的中国管理者,他们大多思路开阔,受过一定形式的管理培训,在熟悉中国企业运营方式的同时还了解西方国家的管理经验。所以在1997~1999 年,我们聘用了‘新三代’的管理者,他们一般都曾在外企里工作过很多年。”自从有了这些得力管理者的支持,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就开始赢利了。

    今天,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9 个省份13家中国工厂1 年的销售额达到3.5 亿美元。这家公司的产品远销到美国,在中国也有36个销售网点,专门给中国汽车制造商提供服务。

    在这个基础上,潘考夫斯基作出了又一个大胆的决策——将在中国离岸经营获得的利润再带回美国去赚钱。他说:“2003年4 月,我们收购了联邦默高公司(Federal-Mogul )在北美的凸轮轴业务,收购的目的是首先是要获得其客户群——主要是美国的三大汽车制造商,再加上卡特比勒和康明斯。我们同卡特比勒和康明斯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此次收购强化了我们的关系,增加对三大汽车巨头的凸轮轴销售才是我们真正希望达到的目标。收购的第二大原因是为了获取可以带回中国取得先进技术。人们以前不太重视凸轮轴技术,但实际上对于汽车发动机来说,凸轮轴技术水平的高低至关重要。此次收购获取的专利技术足以奠定我们在中国凸轮轴生产的领导地位。现在,我们拥有了最先进的凸轮轴生产技术,并且在中国和美国都拥有客户群。”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们普遍认为,离岸经营对美国工人来说是绝无好处的事情——本来是这里的东西去了那里,这就是故事的结尾。现实更加复杂。

    多数企业建立离岸经营的工厂不仅是为了给在美国或欧洲出售的产品获取更廉价的劳动力,他们更大的愿望是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世界是平的简介 >世界是平的目录 > 第二章 碾平世界的10大动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