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碾平世界的10大动力(4)
2 年,中国的私营工业部门每年的生产率增加17% ——我再重复一遍,是17%.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吸收了新科技和现代化的商业模式。该委员会还发现,中国在此期间失去了1500万个制造业的工作机会,而美国的这一数字只有200 万。研究指出,“随着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中国正失去制造业的就业机会——而且其数量要远远超过美国——这有利于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这一模式正是多年来发达国家一直在遵循的。”

    中国真正的长期战略是赶超欧美国家,并且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中国领导人比很多西方国家领导人更关注如何提高年青一代的数理和计算机知识(这在平坦的世界中无疑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如何建立高度发达的通讯基础设施,如何创建吸引外国投资的激励机制。中国领导人希望看到的是新一代的内衣服装和飞机机翼都能在中国完成设计,这也是她们在下一个10年中希望达到的目标。

    因此30年的历史将见证中国经历“中国销售”—“中国制造”—“中国设计”—“中国梦想”的整个过程——或者说,中国在同全球制造商的合作中,从一切都无能为力到成为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合作者。在写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我正好在网上看到了有关半导体行业的、名为Inquirer的时事通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001年11月5 日一期的文章《中国将成为一切的中心》。文章引用《人民日报》的文章称,福布斯500 强中的400 家企业已经在中国内地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这还是5 年前的事情。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在内部化中国的挑战方面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方式。日本推动出口的官方机构——日本贸易振兴会理事长渡边修(Osamu atanabe)在东京告诉我:“中国现在发展得非常迅速,并且他们正从低端产品发展到高端、高科技产品。”

    他认为,日本公司要维持其全球竞争力就必须将一些中间产品的生产和装配工作转移到中国,在日本国内主要从事一些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因此中国和日本“正成为同一供应链的一部分”。和美国积极参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不断东扩一样,日本也在加大和他西面邻居的一体化。在经历长时期的经济衰退后,日本经济从2003年开始反弹,部分原因是当时销售了数千吨的机器和关键零部件给中国。而真正的购买者是那些将工厂离岸经营到中国内地的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人。2003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进口国。

    中国的飞速发展也许会影响一些国家制造业工人的就业,但对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来说,中国廉价的产品的确是天赐福音。2004年10月4 日的《财富》杂志引用摩根斯坦利的研究数据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廉价产品已经给美国消费者节省了大约6000亿美元,给美国制造商节省的零部件进口费用更是不计其数。文章称,这些节省下来的费用让美联储可维持更久的低利率水平,居民有能力购买房屋,商家也可以有更多资本进行创新。

    为了更好地理解在中国的离岸经营,我和北京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的杰克。潘考夫斯基进行了一次畅谈,他可以说是这种合作形式的领头兵。如果在奥运会中有一类叫做“极端资本主义”的比赛项目,我想杰克。潘考夫斯基一定会得金牌。

    1988年,他离开了在潘威伯集团(Paineebber Group Inc.)高级投资银行家的职务,并且在42岁的时候决定迎接一项新的挑战——他和合作伙伴一起筹得1.5 亿美元用于收购中国企业。从那之后,他在中国的商海中起起浮浮,尽管也曾遭遇惨痛的失败,但最终还是成为中国离岸经营方面的成功范例,并且验证了这一合作方式的有效性。

    “1992~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世界是平的简介 >世界是平的目录 > 第二章 碾平世界的10大动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