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节
发,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每一个战士都练出真本领。

    郭兴福心服口服地带连队回营房了。郭兴福是山东邹平县人,1930年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幼年丧父,家中生活艰难,只读了3个月书后,就在家拾柴、放猪。1944年14岁时,到国民党吴化文部队当勤务兵,1948年济南战役随吴部起义,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补充到华野13纵队战斗连队当兵,参加过淮海、渡江、淞沪、漳厦战役,当过战士、副班长、班长。1951年进陆军步兵学校学习,1955年毕业后分配到12军来的。

    过了一些日子,12军召开了一个训练现场会,郭兴福没有辜负李德生的期望,他负责教学的战斗小组进攻形式活、作业内容丰富,符合实战要求。

    李德生和军里领导决定抓住郭兴福的教学法不放,逐步完善和提髙,将2连3班作为试点班,让一名副排长当班长,让郭兴福当教练员。

    郭兴福教学法从此起步。

    经过半年艰苦努力,郭兴福和他带的这个班进步很大,在教学上已经有了一套较成型的办法。李德生见他们已经练出些成效,就先后组织34师营、连、排干部参观了两次,要大家提出改进意见,又組织全师干部看了一次,普遍反映较好。李德生又让作训处参谋带小分队到另外两个师表演,也获得好评。

    一天,总参军训部《军训通讯》杂志的副总编带着几位编辑来到12军军部,《军训通讯》当时是指导全军训练的刊物,发到全军团以上单位,李德生每期都读得很仔细,以求开阔眼界,了解全军训练动态及解决一些训练中碰到的难题。这次刊物副主编来到军里,是个极好的交流机会。当时郭兴福这个班的训练试点工作,正处于探索阶段,12军既没有向南京军区训练部门报告,也没让对外进行报道。现在总参专门研究军训的杂志社来了人,是否借此偶然机会请他们看一看呢?李德生试探地问了一下杂志的副主编:是否多留一天,看了郭兴福教学法提些意见再走?副主编欣然同意。

    第二天,李德生陪他们顶着烈日观看了郭兴福班的战术训练表演。那天气温髙达37度,郭兴福和战士们在作业场上浑身汗水湿透,但始终情绪饱满,操演认真,要求严格,训练中还开展群众性的政治工作;研究问题时,热烈争论,畅所欲言,一派活跃气氛,再现了我军战争年代开展军事民主互教互学的优良传统。

    副主编等人看过后,大感意外,连声称好。并当场表示:他们不再南下了,就留在金华,请军里派几个人,一起到2连总结郭兴福的教学经验,将3班全部作业过程整理出来,向全军推广。

    1961年10月2日,《军训通讯》为介绍郭兴福的教学经验,特地出了一期专辑,并扩大发行量,从原来只发行到团一级扩大发行到连队。专辑中载有2连战术训练经验、郭兴福任班长的单兵进攻战术作业笔记。编辑部还撰写了《既严又活》的专论。第一次向全军介绍和推广了郭兴福教学法。

    这一期《军训通讯》专辑也呈送到了当时分管军事训练的叶剑英元帅的桌上。

    叶剑英肯定了“郭兴福教学法”这一创造。《军训通讯》专辑同样也引起了南京军区领导的关注,分管训练的王必成副司令员,立即要郭兴福去南京表演。王必成看过后,连声称赞,并当即对军区有关部门作了三条指示,一是南京步校毕业班的学员,要把这一套教学法学会了才能毕业分配;二是军区司令部立即组织郭兴福到全区部队巡回表演;三是做好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宣传工作。

    郭兴福刚在军区表演没几天,总参分管军事训练的张宗逊副总长,就奉叶剑英的派遣来南京观看了郭兴福的表演,看后指出:像郭兴福这样严肃、认真、灵活的训练单兵、小组的方法,是个方向问题,也是我军传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二野十大虎将传奇简介 >二野十大虎将传奇目录 > 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