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的练兵方法,应该推广。
从1962年3月到10月,郭兴福带着他的小分队除在南京军区多次表演外,还应邀到广州、武汉、沈阳军区作了数十场表演,受到热烈欢迎。李德生专门派出军政干部组成的工作组随同郭兴福小分队巡回表演,帮助郭兴福提高思想、业务水平。他们每次出发和归来,李德生和军里几位领导都要和郭兴福谈话,对他提出要求和鼓励。
郭兴福教学法传播开后,推动了全军群众性练兵热潮的兴起。总参为适应这种形势需要,于1963年底,在镇江召开了有各大军区、军事院校领导干部参加的现场会。叶剑英元帅专程赶到镇江,观看了郭兴福单兵进攻战术作业表演。
历史已经过去了30多年,当年轰动全军的“郭兴福教学法”因纪录手段有限,留下的真实生动画面资料不多,今天的军人和普通人对郭兴福教学法多数只是风闻。那么,郭兴福教学法的特点究竟有哪些呢?
首先是方法多样,教活练活。情况诱导,因人施教,正误对比,形象教学,这是郭兴福把兵练活的重要方法。郭兴福出情况不是直来直去,而是“逼”着战士动脑筋想办法。他对一个战士出情况时说:“敌人的半自动枪手,向你打了八九发子弹以后,突然停止了射击,你应怎么办?”战士想,敌人火力中断有几种可能,被我消灭、枪发生故障、有意欺骗……但半自动步枪一次只能装10发子弹,现在打了八九发,很可能是装子弹,于是战士就飞身跃起前进了。
一次郭兴福做示范动作,冲击前进时,“敌人”一个手榴弹投过来落在身边,他一脚将手榴弹踢飞,继续前进。轮到战士冲击了,手榴弹飞过来,落在距他5米远的地方,这个战士跑过去踢手榴弹。郭兴福立即叫停!告诉战士,刚才手榴弹离我近,应该踢,现在离你远,就不应停留,要赶快避开,争取时间快速冲过去。这样就使战士明白每一个动作的道理,而不是做样子,走过场。
练习打火力点,当爆破手抱着炸药包冲到地堡跟前,郭兴福说,雷管失效,爆破手马上取下手榴弹往射孔里塞;郭兴福又说,射孔有铁丝网挡住,爆破手就地一滚,想绕到地堡后门投弹;郭兴福又说,后门关上了,爆破手就立即取下小铁锹往射孔里扬土,掩护战友上去把地堡炸了。
郭兴福在教学中,既全面讲解,又能抓住重点精讲多练。他首先把课目的本质吃透,如单兵进攻,最核心的就是在战术情况诱导下,训练战士勇敢、机智、灵活,巧妙地运用五大技术,学会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本领。郭兴福围绕此核心内容,先全面讲解,如利用地形地物,有开阔地、起伏地、沟、坎、包、坟,以及房屋、田坎、树木等。众多地物中,他又抓住高于地面的“包”,和低于地面的“坑”,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地形地物,反复讲解,反复演练,使战士掌握其基本特点后,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
如利用土包,他首先讲,如遇树丛和土包,要利用土包,因为它既能隐蔽身体,又能作射击依托。如何利用呢?他讲清,土包分左侧、右侧和顶部,一般利用右侧出枪,因为大多数人是惯用右手和右眼瞄准,这样,身体大部可隐蔽。但个别人是“左撇子”,用左眼瞄准的,就得从左面出枪。当侧面无法观察时,则可利用顶部,虽然危险,但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前者是主要的,就应在顶部射击。一个土包讲出许多学问,讲得细致全面,使战士们听得津津有味,印象深刻。
郭兴福有作战经验,又经过军校专门训练,比战士们条件当然好得多,但他也能放下架子,虚心听取战土意见,吸收别人长处,这一点十分难得。一次练习利用地形地物,前面是一人高的断墙,郭兴福本想利用它的右侧,可是班里有个爱用脑子的战士却说:断墙只有一人髙,当中有一个人头大的缺口,利用缺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