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鏖战江南
在他一筹莫展之时,宜昌专员公署报告:当阳城附近存有积谷10多万石,远安亦有相当存粮。
宋希濂见四野第13兵团在汉水以北休整,距当阳、远安尚有一段距离,于是令驻古老背的第2军渡过长江会同江北的5个师向荆门、当阳、远安等地进攻。作战目的是抢运粮食和搜集解放军方面的情报。
在国民党军纷纷南逃的情况下,宋希濂部反而渡江向北进攻,他的这一举动立即引起林彪、邓子恢、萧克的高度重视。
林彪等四野首长认为这是白崇禧策动的“华中局部反攻”,立即命令第13兵团发起宜沙战役,以迂回包围的战术将宋部主力围歼于长江以北,并趁势渡江南进,直捣常德宋部老巢。
鄂西的7月,天气十分炎热,一时骄阳似火,一时大雨倾盆,“东北虎”到了江汉之间的水网地带有些吃不消了。部队非战斗减员十分严重,白天行军日晒雨淋,夜晚宿营蚊虫叮咬,中暑、患疟疾和痢疾比较普遍,从东北牵来的骡马也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和水土,大批死亡。
四野毕竟是四野,任何困难都挡不住这支铁打的大军。
程子华率第13兵团越过汉水向宜昌、沙市之间的长江北岸地区迅猛穿插。
宋部第2军军长陈克非发现解放军主力向南压来,吓得连忙下令南撤。他的尾部撤退不及被解放军先头部队吃掉了。陈克非一面组织部队抢运粮食,一面利用抗日战争时期构筑的永久性工事阻击解放军的进攻。
此时,在长江北岸的宋部有近7万人,这些部队除第2军战斗力较强之外,大部为刚组建的新部队,他们哪里是四野的对手?宋希濂在常德总部接到陈克非的急电,连忙乘车亲赴前线指挥。
宋希濂赶到津市,匆匆登上一艘小火轮溯江而上,7月15日晨在枝江换乘一艘军舰继续上驶。此时,古老背一带长江北岸已被解放军占领,迫击炮弹带着尖厉的啸声不断飞来,在军舰四周击起高高的水柱,机枪子弹雨点般打在甲板上。宋希濂躲在一块六七厘米厚的钢板后,钢板被打得叮叮当当响。他对身旁的舰长说:“幸亏共军没有平射炮,否则,我们今天要葬身鱼腹了。”
当日中午,军舰抵达宜昌,宋希濂上岸听取川鄂湘绥靖公署副参谋长罗开甲的战况汇报。
“在宜昌附近由于构有坚固防御阵地,战斗不甚激烈,共军的主攻方向在上游的南津关。第60师在南津关奋勇抵抗,双方伤亡颇重,若干山头已被共军占领,现仅剩靠江边少数据点。如果南津关失守,船舶将无法上驶。”
宋希濂盯着地图,一面听罗开甲汇报,一面默默沉思。
“今晨共军已在古老背渡江成功,南岸的部队为第15军,如果抵挡不住共军的攻势,共军势将绕到宜昌南岸,断我主力南撤退路。”
宋希濂想起军舰在古老背遭岸上枪炮射击的情景,不禁叹了一口气,说:“宜昌保不住了,撤吧!”
宋希濂下令:
第2军主力向巴东、野二关之线撤退,一部据守二斗坪一带山地负掩护之责。第124军第60师由长江北岸西撤,向驻秭归的第223师靠拢。
在沙市、荆州地区的宋部第14兵团所部亦奉令撤退。
宋希濂下达全线撤退的命令之后,即与指挥所人员登上长江上游舰队的7艘军舰,鱼贯上驶。通过南津关江面时,北岸山头的解放军用机枪和炮火向舰队射击,舰队亦用炮火还击。
此时正是长江汛期,汹涌的波涛与炽烈的战火交织成惊心动魄的画面,宋部指挥所的军官们个个面如死灰,在心中暗暗祈祷。
经过半个小时的激战,舰队安然通过南津关,宋希濂松了一口气。
四野第13兵团对撤逃之敌转入追击,至7月29日,宜沙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