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淮北鏖兵
维,南抗李延年、刘汝明的艰难处境,刘伯承、陈毅和邓小平忧心如焚。
十一月十九日上午,他们经过反复考虑,认为在南线先打黄维“似为上策”,于九时给军委发去一电,详陈了理由。
傍晚,似乎觉得只陈述理由尚不能体现决心,他们又不约而同地坐到一起,由邓小平秉笔直书,给军委发了第二封电报,名称直截了当地叫作《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关于决心先打黄维兵团致中央军委的电报》——
一、我们决心先打黄维的理由,已详皓九时电。
二、徐东作战,据我们观察,歼黄百韬使用了华野六个较能攻坚的纵队,历时已十二昼夜尚未解决战斗。如再以其余部队,其中只有两三个较能攻坚纵队;加以部队必已相当疲劳,刀锋似已略形钝挫,以之歼较黄(百韬)为强的邱、李诚非易事。我们认为徐海作战必须从三五个月着眼,必须分成三四个战役阶段……才能保证胜利。
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最好力争迅速歼灭黄百韬;而后即将主力集中于徐东、徐南,监视邱、李、孙三兵团,争取休息十天半月;同时以未使用之五个纵队或三个纵队用于南线,协同我们歼击黄维、李延年,这个步骤最为稳当。如我们不这样,过低估计实际困难……马上打邱、李,既无胜利把握,且可能陷入被动。如何?请考虑。
此时,蒙城、板桥一带,中野阻击黄维兵团的战斗正在激烈进行当中。
<er h3">2
杨勇站立在淝水之滨,手中又在撕纸条儿了。凡遇重大事件或重大战役发起前需要动脑子、下决心的时候,他总是在撕纸,仿佛要把纷繁复杂的问题条理化,而后再重新组合、布局似的。
淝河的水不知道大战即将来临,依旧不紧不慢、十分舒缓地流着。初冬季节,河面并不宽阔,河水浅浅的,可以看到鱼在游动。鱼儿倒有些慌慌的,受惊似的东奔西闯。或许,它到底是生灵,有些感悟;也或许它听到了前两天距离这里不远的涡河传来的枪炮声,闻到了空气中飘来的血腥味。
十一月十六日那天,二十旅在吴忠的率领下,胜利完成颍河阻击任务后,奉命赶到一纵的集结地——蒙城。这时吴忠才知道,正是由于他们之前三天的顽强阻击,才使整个纵队得以集结蒙城,也使自豫西尾随黄维兵团的二、六纵队能够平行追击上来。
此时的蒙城,已是壁垒森严,工事遍布涡河北岸的外围村庄。
吴忠见到杨勇时,杨勇正和政委苏振华、参谋长潘焱带着旅、团干部视察地形,布置任务。杨勇和吴忠握了下手,继续他的作战部署:“二旅尹先炳、戴润生部,在蒙城、双涧十五公里的涡河北岸,实施宽正面第一线防御。”
潘焱接上来说:“要注意重点扼守,以点制面;同时加强两翼的侦察、警戒,防止敌人迂回偷渡。”
杨勇指着远处的村庄集镇,如数家珍地点着:“一旅杨俊生、邓存伦部,你们的任务是在河套陈家、板桥、王店子、李土楼组织第二线防御,并随时准备支援第一线阻击。二十旅吴忠、刘振国部作为战役预备队,进至陈大庄地区。”
十八日,二纵在政委王维刚、参谋长范朝利的率领下,由涡阳向东疾进,平行超越黄维兵团。先头部队四旅已经抵达小涧河、尖山地区,与一纵衔接,构成东线防御阵地。
黄昏时分,随着滚滚的尘嚣,黄维兵团抵近蒙城。由于宿县失守,黄百韬濒临绝境,蒋介石迭电急催,加上在颍河受阻失去三天的时间,黄维预感到中野主力的脚板已经赶上了他的汽车轮子;因此一到蒙城,不待休整,即刻架起火炮向涡河北岸轰击。跟着,以第十八军十一师为先锋的步兵在强大炮火支援下,分多处强渡涡河,向中野一纵、二纵的一线阵地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