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十四回 招商遇冷伍氏逃避 商欠究因纵议天朝
有关系吗?”

    “有一定的关系,净流入的白银,少数成为十三行的债务;多数成为中国外贸的净收入。”

    时月惊诧不解道:“东印度公司不是在做亏本买卖?”

    殷无恙微笑道:“贸易盈利和贸易逆差是两个概念。东印度公司垄断了英国的对华贸易,它即使是净输出,比如洋船不载货而净载白银来广州购买中国的丝绸茶叶,都是在可能盈利的前提下进行的。那么对英国来说,无论公司盈亏与否都会造成巨额逆差,也就是说白银大量流失进入中国。”

    “英国朝廷一定很焦急?”馨叶推论道。

    “焦虑万分。所以麦克的压力很大,英国政府和东印度公司要求他尽快想办法解决逆差问题。”

    “他有良方吗?”

    “没有,麦克遇到的难题,不亚于十三行总商遇到的商欠。”

    东印度公司获得鸦片专卖权,却无法把鸦片打进中国市场。麦克碌碌无为受到公司的训斥,麦克经常向殷无恙倒苦水。鸦片涉及到东印度公司的机密,殷无恙不便谈,转了个话题,谈中国和英国风土人情的异同。

    “殷先生,英国的老百姓见到官员,会下跪磕头吗?”时月好奇地问道。

    “不会,英国的百姓可以站着跟国王说话。不过英国等级也很森严,平民家的姑娘长得再漂亮,都不可能做贵族夫人。就像中国的旗人,不可跟汉人通婚。”

    “殷先生,能不能谈你对中国官员的印象,拿他们跟英国官员相比较。”馨叶把西洋灯的灯芯往上旋转,注视着殷无恙灰蓝色的眼睛。

    “这个话题太大了。”殷无恙犹豫了片刻,说,“我还是直言吧,我对中国官员的总体印象是傲慢保守,他们瞧不起商人,对外国商人就更加蔑视;他们极端保守,认为中国的一切都是先进的,都是对的,外国的一切都是落后可笑的。”

    时月道:“巡抚李大人好像不是这样,启官说李大人总是标新立异、别出心裁。”

    “那是过去,去了一趟北京后,听启官说他变多了。巡抚不再提外洋贸易互通有无、互惠互利了,常把朝贡贸易挂在嘴上,口口声声万国朝贡,四海臣服,乃我天朝的无尚荣耀。”殷无恙模仿李湖带南昌口音的汉话,逗得馨叶时月咯咯地笑。

    殷无恙继续道:“李湖是跑十三行跑得最勤的督抚,茶铺的那些老夫子说李抚台重商。启官说巡抚重商的目的是要行商多捐输,在这点上,我跟启官不谋而合。重农轻商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李湖不可能跳出窠臼。募捐之道,应是富庶者多捐,受益者多捐。事实却不是这样,比如兴修水利,主要是农村受益,田地越多的庄主受益越大。可筹银却完全落在商户头上。在李湖的骨子里,仍是农事为本,商事为末。”

    馨叶不由想起李湖勒捐的日子,启官给巡抚逼得走投无路。像有些大庄主的财富绝不逊于大商家,可是,不论是官员还是黎民,都认为向商家摊派天经地义。

    殷无恙沉默良久道:“我这样评价你们的巡抚大人,不会惹你们生气吧。我其实不是说他个人,而是说普遍的现象。李湖的行为并非他个人的偏好。在中国,官府对商人的压榨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义捐变成了索捐派捐逼捐,往死里逼。官府动辄查抄商家财产,实施赤裸裸的掠夺。中国缺乏尊重工商的空气和土壤。”

    “尊重工商?”馨叶和时月都觉得不可思议,目光中透露出诧异。

    殷无恙看着两位美妇的靓丽眼睛,说道:“你们的眼神告诉我,商人在中国是不值得尊重的。启官获得那么多的财富和荣誉,应该对皇帝和官僚感激涕零。商人捐输报效再多,皇帝和官僚都不必感激商人。你们的皇帝和官僚对商人抱有相当大的成见,把工商看成末业,认为追逐末业的人多,不但损害了农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清商埠简介 >大清商埠目录 > 第六十四回 招商遇冷伍氏逃避 商欠究因纵议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