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梓宫惊魂
咽了,一直强忍着的泪水簌簌落了下来。
吴三桂自以为自己是关东铁汉,加之又系三军主帅,本来一直抑制着自己的情绪。可如今一见陈圆圆痴情如此,他再也控制不住眼泪,跨步上前,两人抱在一起,越哭越是恋恋不舍。
吴欢见此,上前劝道:“送君千里,终需一别。夫人,少将军皇命在身,可是耽误不得哇!”
陈圆圆一听“皇命”二字,知道皇太极骤死,是大明朝难得的机遇,一旦清廷内乱,可一举荡平清国。值此关键之秋,自然儿女情小,国家事大,故此只好抹去眼泪:“将军请上马!”
“还是请夫人先起轿!”吴三桂执意坚持。
二人互相坚持着,都不肯先行离去。而此刻行进的步兵军马,有的已停下来,驻足观望。
管家吴欢见状,连忙叫过轿夫,将陈圆圆搀扶进轿,随即吩咐道:“立即返城!”
辆夫抬起,飞也似的返转回城。
陈圆圆将头探出轿帘,一双泪眼。只见吴三桂骑在马上仍痴痴相望。
陈圆圆的轿身变得越来越小……
公元一六四三年,大清国的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突然端坐驾崩,进犯中原的满清兵马急速退回国内,大清举国为之哀悼。
清宁宫外,高高低低的建筑物上,到处都布满了挽幛、花环,此刻是一派悲痛、紧张和肃杀。
清宁宫,这原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寝宫,皇太极因无疾而终、端坐而亡,所以他巨大的“梓宫”(棺槨)暂时停放在这里。
“梓宫”前焚香燃烛、布置得庄严、肃穆,在袅袅香烟前,大清国的大小官员均素服,女眷则截去发辫,分期分批地跪拜祭奠。
皇太极因突然骤死,未留遗旨,而皇太极生前也未立太子,未指定继承人,这便为清宫留下了深深的隐患。随着这哀悼的进行,一场为承继皇位而展开的争斗也随之剑拔弩张,越演越烈。皇太极死后的第五天,负责“共担国事”的亲王们决定,将梓宫移居崇政殿,那里是皇太极生前议政的地方,明日在那里诸王议立新帝、推举先帝的继承人,以示对大行皇帝的尊重。
根据这一决定,在鼓乐声中,皇太极巨大的梓宫被抬了起来,在旗杖、马队的先导下,衣冠整肃的八名彪悍的士兵,举着棺槨缓缓地离开了清宁宫,前往崇政殿行进。
棺槨的后面是执掌清国命脉的六大亲王: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阿济格、多铎和豪格,再之后是汉族降将范文程、洪承畴,以及战功卓著的鳌拜等诸位满汉大臣。
棺槨在徐缓地行进。大臣们的表情都极为庄重、极为严肃。但如仔细观察则不难看出,这不仅仅是悲伤,而更多的却是紧张与担忧。
内大臣索尼指挥着安放仪式。
仪式完毕,索尼走出崇政殿,正沿着高高台阶走下时,执掌权政,最有希望争夺皇位的睿亲王多尔衮迎了过来。
“索尼大人,请留步。”多尔衮的声音里充满了少有的亲切。
“睿亲王!”索尼见是多尔衮,连忙施礼。
“作为内大臣,敢问您对明日的议立新君,有何见教?”
素尼怔了一下,多尔衮如此开门见山的询问,显然是急不可耐地想探寻一下这位内大臣的口风。索尼略微思索了一下,缓缓答道:“亲王面前,‘见教’二字小臣如何敢当?不过依小臣私见:先帝有皇子在,应从其中择一而立。”
自以为自己会继承皇位的多尔衮,被索尼碰了个软钉子之后,笑容立即消失了。因为多尔衮只是先帝皇太极的胞弟,而非皇子。
明知多尔衮心中多么不快,但索尼却并不放过:“睿亲王,您说呢?”
“明日诸王议政,本王遵从众议。”多雨衮恼怒地回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