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文臣误国
“盖‘有’字,上半截是大字少一捺,下半截是明字少一日,合而观之,即大不成大,明不成明,殆大明缺陷之意。神人示警,望万岁爷深思。”王承恩说完,伏地叩拜不起。
崇祯听后,郁郁寡欢,半晌没再言语。
周皇后见此,连忙示意袁妃及儿女退下。
崇祯上前扶起王承恩:“果真如此,将如何是好?怎样才能避此厄运?”
“依老奴之见,可从吴麟征之议,迁都南京。”
“南迁?你的意思,南迁尚可保留得‘有’字的那半个大明?”崇祯沉思了一下:“速传旨,召吴麟征进宫。”
“遵旨。”王承恩跪拜、转身,欲下。
“回来!”崇祯叫住了王承恩,“你认得他家吗?”
王承恩点了点头。
吴麟征家住在西城一条小胡同里,王承恩领着崇祯七拐八拐方到了吴家的小门洞前。
吴鳞征的妻子正在为吴麟征熬药。
听到敲门声,妻子打开房门,见是两位穿平民衣服的陌生人,其中老者即是王承恩:
“请问,吏部吴大人是住在这里吧?”
妻子点点头:“请进吧。麟征,来人了。”
躺在床上的吴麟征一见进来的是王承恩,连忙爬起:“原来是王公公,快请进。”
“老奴给您带一位客人来。”
“客人?”
“朕听说你病了,特来探望。”崇祯人随声入。
吴麟征万没想到皇上会亲来探望,他不顾病体爬起来慌忙跪拜:
“不知皇上驾到,臣未能远迎,罪该万死!”
“快起来!”崇祯上前扶起吴麟征,顺势扫视了一遍吴麟征家中环境,可谓家徒四壁,远不像周奎、田弘遇之豪奢,崇祯叹道,“先生真乃大明之廉正忠臣也!先生一病,朕如伤肱股,甚为惦记。”
“臣该死,危难之秋竟不能为圣上分忧。不过,臣经过拙妻调养,已然病愈,皇上有何旨意,尽请吩咐。”
“朕思索再三,决意依先生所言,先送太子南下,然后迁都南京。先保住江南的半壁山河,再徐图北进!……”
崇祯侃侃而谈,因为他总算作出了重大决策。
吴麟征听后却神情木然,半天没有回应。
“吴卿,大明江山可全在此一举!朕此来,就是想听听先生的南行之策,如成,先生将为大明再造之功!”
吴麟征倒身跪伏在地:“若是一月之前,犹有可为。如今,闯贼百万大军三路并进,四面包围,南下之路已经全部为贼所切断,水路、陆路均已无法南行……臣死罪,时机已失,臣已无南下之策。”
崇祯听完,愣在那里,半晌方绝望地长叹了一声。这本是崇祯下了好大的决心方作出的决断,如今又成泡影。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赶紧下令,调吴三桂进京,这是大明王朝的唯一生路。至于朝堂之上,议来议去,议而不决,无非是无人来承担‘弃地’的罪责。其实,我大明江山自内乱外患以来,城池已失去多少,哪位大臣曾为此惋惜?那些鏖战沙场、马革裹尸的将士又失去过多少,可谁曾问津?今弃地守京,本保国之大计,却如此拖延推诿!二十多天已白白过去了,如再不议决,将会酿成亡国遗恨的!”吴麟征不顾病体,泣涕哭陈,“臣今日独自上疏,自请承担‘弃地’罪责,愿为国家京师之确保而不辞其咎!”
崇祯和王承恩见吴麟徵发自肺腑、耿耿忠心,也为主动容。
崇祯决绝道:“朕从卿议,立即降旨,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调他进京勤王!”
“少奶奶,快起来!说是皇上封少爷伯爵,不日就要回来了!”
陈圆圆喜欢晏起,正在晨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