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路之痒
建设的速度赶不上机动车增长的速度”——这些早已被国际学术界质疑的命题,长期被一些行政和专业人员宗奉,并当作继续扩路的理由。
按照这样的观点,交通设施占城市面积近三分之二的洛杉矶,才最合北京的胃口。可是,这个城市已长大成人,实在套不上洛杉矶的“轮滑靴”。
硬把自己的脚塞进他人的鞋,使城市交通一瘸一拐。2003年,民建北京市委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两组数字——
北京市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在“九五”期间达400亿元,占GDP的4.3%;“十五”期间预计投入838亿元,占GDP的5.15%。这样的投资力度在全世界都是少见的。可是,现实的北京交通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
从1990年到2001年的10年中,北京市区交通流量以平均每年超过15%的速度递增。统计资料显示,在高峰小时内的双向断面车流量,二环路为1万辆,三环路为1.1万辆,四环路为1.3万辆。这就意味着在高峰时段这三条城市环线平均每小时每车道通过1666辆至2166辆汽车,接近甚至大于高速公路的饱和汽车量。
经济学家茅于轼测算:“北京一年堵车大概是60亿的直接损失。”而这个可怕的数字却会让一些人这样联想:如此糟糕的情况,表明北京还需要更多更大的马路。事实上,架桥修路已是快马加鞭。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所在的南礼士路,人行道被削去了一半,让给了自行车道,原来的自行车道,则让给了小汽车。在这样的情况下,小汽车已没有不开进去的理由。
产生浪漫故事的人行道开始遭到宰割。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的人行道,有的居然只能摆下两只脚,有的索性是往墙上撞。步行者的空间被压缩,他们受到歧视,必须去买一辆车以换取尊严。
可目前的情况是,在这个城市的不少地方,走路不方便了,骑自行车不方便了,乘公交车不方便了,开小汽车也不方便了。
全是因为一个字: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