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领域
八代都不难打听。
接替袁应泰职务的薛国用,曾任山东右参政等职,原本是以右佥都御史之职代巡抚辽东,袁应泰一死,廷议召熊廷弼起复,但熊廷弼已回原籍,道远无法立刻上任,而辽事紧急,才让薛国用以身在辽之便即时继任;他年事已高,身体多病,虽然往昔任官有醇谨的美名,但,根本无足为惧。
王化贞则是万历四十一年的进士,由户部主事历右参议,分守广宁;往昔,蒙古的炒花诸部乘乱打起入塞的主意,他以“抚”的方式让蒙古打消了念头,因而在朝中受到了赞美,他也就从此打定了“抚”的策略,一受威胁便发帑金安抚,保住了广宁无事——多年来,他其实没有真正的治辽之策,也从无实际的战争经验。
结论是,这是两个庸才——唯一必须小心谨慎对付的,只有一个熊廷弼。
但,这两个人毕竟身居要职,有其他的作用;因此,他反覆的思索着:“他们与熊廷弼的关系如何?会是支持,还是掣肘?影响重大,得多打听——”
他继续出兵据有全辽,进而入主中原的既定计划是不会改变的,眼前所面对的明朝新上任的三名官员,不过是一点小障碍,只要多费点精神,并不难除去,但却不能大意;因此,他加倍派出人手……
六月里,熊廷弼从湖北江夏到达了北京,而从他一接到起复的诏书就开始苦心思虑的守辽之策,在经过长途跋涉的路上反覆思索之后,已然成熟、完整;于是,一到京师,他就很具体的提了出来。名为“三方布置策”,方法是以全局为出发点,从海陆三个方面加以部署:陆上以山海关为大本营,以广宁迎击为正兵,海上以登莱渡海为奇兵。
他并作详细说明,三方实以广宁为重点,以马步军正面迎击后金军,以形势格之,缀敌全力;登莱为侧翼,从后面牵制后金军向辽西的全面攻击,并伺机从天津、登莱出发,经海上督舟师入南卫,动摇后金人心,使分心内顾,则辽阳可复。
这个策略一提出,立刻获得早已对辽东问题一筹莫展的大臣们的推崇赞美,道是兴辽的上上之策,根本没有听懂内容的天启皇帝当然也就跟着点头;于是,内阁拟议:登莱设巡抚如天津,派陶朗先出任;山海关特设经略,节制三方,统一事权。
紧接着,熊廷弼的新职被发布:他进位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驻山海关,经略辽东军务。
而熊廷弼也立刻上疏,谢恩之外,请尚方宝剑,并请调兵二十余万,同时要求户、兵、工三部全力配合,给予足够的兵马、粮饷、器械;以及起复原先被诬的几名辽东官员。
这些,天启皇帝当然全都点头答应;到了七月里熊廷弼将要启程前往辽东的时候,又特别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殊荣。
赏赐的物品是麒麟服与彩币,而且,宴之郊外,命文武大臣陪饯;出发时还特命京营选锋五千护行……
身受了这一切隆恩的熊廷弼当然感激零涕,誓以死报,一路上,他的所思所想,更是完完全全的放在如何竭智尽忠,守卫辽东上……
怎么也没想到,他一到辽东,就与新任巡抚的王化贞发生了冲突。
起因是王化贞所规画的军事部署不为他认同:
王化贞到了广宁后,看广宁城在山隈,登山可以俯瞰城内;又恃三岔河为阻,而三岔河的黄泥洼水浅,徒步可涉,整座城便毫无地势可以依凭防御;何况经过辽阳城陷落的变故后,军民逃窜殆半,城中只余五千弱卒,一旦遇敌,根本没有还手的能力;于是,他立刻着手招集散亡,又得了万余人,然后联络朝鲜求援,并安抚流民;这才把广宁的情势慢慢稳定了下来,也使他自己的声名鹊起;于是,他再进一步的部署,要沿河设六营,每营置参将一人,守备二人,画地分守;并在西平、镇武、柳河、盘山等诸要害,各置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