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章 边衅
到加太保,世廕本卫指挥使,直到万历六年十二月的出塞二百余里的直捣圜山破土蛮之役大捷,他的军功已经累积到明朝的人臣之最了,于是,朝廷加封他为宁远伯,岁禄八百石。

    当然,他这样的荣华富贵的得来,疆场上的驰骋只占了一半——他虽然在血统上是朝鲜人,但是在精神上却早已汉化得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汉人,因此,他对于汉文化中做官的那套哲学揣摩得心领神会了;再加上他早年困顿,饱尝人情冷暖的滋味,更是磨练出了练达的人情世故;他深知“朝中无人莫做官”的道理,尤其是镇守边关的武将,如果没能结交上朝廷里的权臣做为内援的话,在沙场上无论怎么卖命都是与前途无补的,因此,在这一方面他便特别卖力的下功夫;横竖他镇辽多年,光是在军费、马价、盐课、市赏等项目上的好处就已经是个天文数字,更何况他还仗着辽东总兵的特权,任意搜括民脂民膏,乃至于全辽商民的利益尽入他的私囊;从这些非分的所得中,提出个九牛一毛来,也就足够他贿赂满朝的要人了。

    他也深知,那些朝中的宦官敢胡作非为,权奸敢任意排挤、屈陷忠良,心中有恃无恐的一大原因也是因为结交了拥重兵的边帅——这相互勾结的微妙关系,他拿捏得又准又恰到好处,运用得更是得心应手;因此,他每一次打胜仗,就有许多人为他喝采,并且把他的战功夸大了好几倍的向皇帝美言,打败了则为他掩饰推诿;再加这些战争多在塞外发生,“天高皇帝远”,非常容易圆饰;偶尔遇到几个正直的人要据实以报,也往往被他所结交的权臣阻止,甚至排挤;因此,他甚至连掩败为胜的谎都敢说,杀良民、降卒冒充敌首的事都敢做;只要朝中的权臣收下了他的重金,他的前途就光明似锦,多少年来,他就凭着这些手段和军功,步步的高升着……

    而今,他位极人臣,财富、名声、权力,他全都有了——当然,年龄也随之而增加了,他早已不年轻了,对这种刀口舔血的征战生涯也早就习以为常了;对于这次的战役,他根本就有成竹在胸——已然身经百战了,对于攻这样的一座小城,他当然是稳操胜算的。

    他定定的凝视着城关口的战场,两军对峙中,攻的一方人多势众,军容壮盛,大队的人马列阵得旗帜鲜明,弓满刀快;他的两个儿子李如梧、李如桂亲自策马督战,在左右的前呼后拥中指挥着战局;守城的一方比较起来,就显得人寡势孤了,出城应战的不过百人——他仔细的估算过,古勒城全城也不过三千人口,兵丁大约不到半数——可是,这一支小小的队伍却号令严明,进退有据,而且个个骠悍勇猛,以一当十;城关上更是埋伏了一批弓箭手,配合着这支队伍的进退发箭,两相配合得天衣无缝,再加上为首的城主阿太神勇非凡,亲率人马应战,仅凭手中一柄长枪就已伤人无数,将全城的士气提高到了沸点,一座小小的城池便坚固得有如铜墙铁壁,千军万马都无法越雷池一步。

    李成梁看在眼里,心中的盘算更明确了:“阿太,倒不愧是王杲的儿子——果然是少年英雄,真不能让他坐大……”

    正想着,忽然又是一阵欢呼声如狂潮般的向他耳际涌来;他猜都不用猜就知道了,这必是阿太又以单枪扑杀得胜了,他不由自主的轻轻一皱眉头,右手一举,做了个手势。

    随侍在他身边的是他的第五子李如梅,看见他的手势,连忙屈身向前请示:“父帅,有什么吩咐?”

    李成梁懒懒的说了声:“去告诉你弟弟,鸣金收兵吧!”

    李如梅闻言,眸中不觉露出一丝诧异之色;但他随侍李成梁征战多年,清楚他说话、处事的习惯,更清楚他的吩咐一向是不容他人置喙的,除了听命以外别无二途,因此他立刻恭敬的应命:“是。父帅!”

    于是他向前走了几步,走到台前,立定了,然后,他从怀中取出了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努尔哈赤1·上天的儿子简介 >努尔哈赤1·上天的儿子目录 > 第四章 边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