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第五次战役
1951年1月底,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恢复了攻势,3月下旬,在付出重大代价之后,将战线推进到“三八线”附近地区。这时,美国同英、法等侵朝参战国之间及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对“联合国军”是否再次越过“三八线”和用什么方式结束朝鲜战争,再次发生分歧。
英、法等国害怕再遭受更大的损失,畏惧长期卷入侵朝战争而削弱西欧力量,失去对苏战略力量平衡,影响欧洲的稳定。认为“联合国军”重新回到“三八线”正是结束朝鲜战争的“心理时机”,主张在“三八线”建立“事实上的停火”,以谋求通过谈判结束这场战争。“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等则坚持以军事手段解决朝鲜问题,直至建立美国控制下的“统一的朝鲜”为止,甚至不惜为此将侵略战争扩大到中国。而美国政府和国会的政治首脑们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使朝鲜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已不可能以武力统一朝鲜,战争趋于长期。不仅如此,旷日持久的朝鲜战争,必将削弱美国在欧洲的地位,影响美国实现“欧洲第一、亚洲第二”争霸全球的战略部署。他们痛苦地“回顾1950年12月那些黑暗的日子”,心有余悸地惧怕“中国人在满洲地区集结的……比联合国军……多得多的后备部队还没有投入战斗”;担心旷日持久的战争,美国盟友在侵朝时的热情和“决心正在消失”;忧虑从来就不热心朝鲜战争的“美国公民正在日益清醒”,因此,“对美国来说,只靠军事行动是不能圆满解决朝鲜问题的”。经过与英、法等国磋商,决定在不扩大战争范围的前提下,稳步向朝鲜北部推进,待占领有利地区后,即以“实力政策”为基础,或与中朝进行外交谈判,或继续其军事行动,以保持美国在亚洲的地位。
侵朝敌军根据美国政府的这一政策,于4月初再次越过“三八线”,并计划以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将战线推进到北纬39度线及其以北地区,“在朝鲜半岛蜂腰部(即元山至平壤一线)建立新防线”。敌人认为这条线正面狭窄(170公里),地形有利,又是朝鲜北部腹地,军事上进可攻,退可守,政治上可取得谈判的有利地位。
3月20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将美国政府对侵朝战争方针及杜鲁门即将发表的政策声明电告麦克阿瑟。声明宣称“准备讨论解决朝鲜问题的条件”,“在大军向三八线以北挺进以前,应进一步作外交上的努力,以便取得和解”。但是,“在未达成令人满意的结束战斗的部署以前,联合国的军事行动必须继续下去”。杜鲁门的声明还未发表,3月24日,麦克阿瑟不顾杜鲁门的指令抢先在东京发表了一个声明,大肆叫嚣扩大战争,以此来影响美国政府的亚洲政策和对中国人民进行新的军事恫吓。麦克阿瑟的声明没有吓倒中国人民,却引起了美国统治集团和侵朝参战国内部的混乱。杜鲁门认为:麦克阿瑟的声明是对“总统和最高统帅而发布的命令的公然违抗”,是对“总统权力的挑战,也是对联合国政策的藐视”。英、法等国则要求美国予以澄清,甚至提出抗议。在这种情况下,杜鲁门于4月11日撤销了麦克阿瑟的一切职务,任命马修·李奇微为美远东军总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由詹姆斯·范佛里特担任美第8集团军总司令。
4月初,“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疯狂向北进攻,同时对我后方进行空前猛烈的轰炸,敌海军也加强了对我东海岸诸港和沿海岛屿的炮击、侦察活动。中旬,敌人发现志愿军战略预备队集结,判断中朝部队可能于4月下旬或5月初发动攻势后,除西线在铁原,金城地区保持进攻外,中部和东部战线暂时转入防御,并加紧了进行侧后登陆作战的准备。
这时,“联合国军”地面作战部队为6个军17个师又3个旅1个团,共34万余人。其第一线兵力为12个师又2个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