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六章 著名的上甘岭大捷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上甘岭战役是一次举世瞩目的著名防御战役。这次战役是由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动“金化攻势”引起的,经中国人民志愿军在3个阶段中艰苦卓绝的奋战,取得了巨大胜利。交战双方在上甘岭地区总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的两个山头阵地上,激烈争夺长达43个昼夜,双方逐次增加兵力共达10万余人(敌军6万余人,志愿军4万余人),作战规模由战斗发展成为战役,双方伤亡共达3.7万余人。在这样一个狭小地区,交战双方投入兵力之多,作战时间之长,战斗程度之激烈,在抗美援朝战争史上是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此役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军威,打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威,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敌军的威风,从而打破了美国当局为摆脱在战场上与停战谈判中的被动处境之美梦。

    1951年6月10日,志愿军和人民军胜利结束第五次战役,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朝鲜战争转入相持阶段,美国被迫于6月30日接受停战谈判,战争形成了两军对垒,边打边谈的局面。美国当局仍迷信它的飞机大炮,企图以军事压力迫使中朝方面在停战谈判桌上就范,以求所谓的“光荣停战”。于是,美国侵略军在朝鲜战场上接连发动地面攻势和空中攻势,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韪,使用细菌武器。可惜,这些招数都没见效,反而陷入越加被动的处境。其地面部队于1951年发动秋季攻势失败以后,再未发动较大规模的攻势。这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贯彻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越战越强,越来越主动。正面战线构筑了坑道工事,犹如一道地下长城;后方铁路、公路运输,形成了“钢铁运输线”,物资供应大大改善;特种兵尤其是炮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各部队兵员充足,装备也有改善;第一线部队积极开展小规模攻势作战活动,迫使敌人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在停战谈判中,美方缺乏公平合理地解决朝鲜问题的诚意,关于战俘安排问题仍未解决。由于美方顽固坚持扣留朝中被俘人员的立场,使谈判陷入僵局。

    1952年是美国第34届总统竞选之年,解决旷日持久,耗资巨大的朝鲜战争问题,成了总统竞选中美国朝野争论的中心。这年秋季,联合国第七次大会将要召开,解决朝鲜问题当然地成了主要议题。在这种政治形势之下,美国当局切望扭转朝鲜战争中的被动局面,企图在前线打一个胜仗,缓和一下国内外的反战情绪,安抚和笼络各参战国继续跟着美国干下去。

    8月中旬,“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偕带高级军官窜到朝鲜前线中部战线视察,同美军前线司令官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南朝鲜“总统”李承晚进行磋商和谋划。他们发现“联合国军”在志愿军和人民军的连续打击下,在战场上已丧失先攻之利,在作战精神上处于萎靡状态,主动权已掌握在志愿军和人民军的手里。

    美国当局为了摆脱战场上和停战谈判桌上的被动处境,给执政的民主党制造点竞选的声势,也为美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壮壮威风,于是摆出了一副强硬的姿态。10月8日,在停战谈判桌上,关于战俘遣返问题上,断然拒绝朝中方面的合理解决方案,并单方面宣布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在战场上,“联合国军”于10月14日集中兵力、火力向志愿军发动了以上甘岭地区为主要进攻目标的“金化攻势”。范佛里特将此攻势称为“扭转当前战局”的所谓“摊牌作战”。“金化攻势”进攻的矛头是志愿军中部战线战略要点五圣山方向,具体进攻目标是金化以北、五圣山以南上甘岭地区的597.9高地(敌称为“三角形山”)和537.7高地北山(敌称为“阻击兵岭”)两个山头阵地。这两个阵地互为上甘岭的犄角,总面积约3.7平方公里,是上甘蛉的天然屏障,又是五圣山主阵地的两个前沿连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抗美援朝的凯歌简介 >抗美援朝的凯歌目录 > 第十六章 著名的上甘岭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