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章 自由主义的衰落 2
。犹太人重视知识,更使得他们在一些需要教育背景的职业竞争中,取得高比例的优势——而在他人眼中,这种竞争,除了不公平,当然还是只有不公平啰。种种象征之外,犹太民族又代表着外族外民与外人。至于基督教那一向坚信的旧思想:犹太人是杀害耶稣的元凶首恶,犹太民族之罪,自然更不在话下。

    西方人痛恨犹太人的情绪,的确相当普及深入。而犹太人在19世纪社会的地位也相当暧昧不明。当时罢工的工人,甚至与种族主义意识无关的劳工运动,往往动不动就攻击犹太人开设的店面。工人也经常假定,自己的雇主是犹太老板(在中欧及东欧的大部地区,这一点倒相当正确)。然而,我们却不可因此将这些工人视为德国国社党的原型。他们最多只像爱德华时代英国的自由派知识分子一般[如布卢姆斯伯里团体(Bloomsbury Group)],由于天生认为排犹为理所当然,因此在政治上成为激进右派反犹路线的同路人。在中东欧地区,犹太人是农村居民与其生活所需之外界经济活动的中间人,所以当地小农反犹情绪的历史比较久远,程度上也更具爆炸性。新时代新世界的大震动,对斯拉夫、马札儿、罗马尼亚的乡农来说,是如此地不可理解,而生活却有莫大的变化。这一切,更都只有怪罪到犹太人的头上了。而传说中犹太人杀害基督教幼童以为献祭牲礼的传统迷信,这一群肤色黝黑的无知乡民依然深信不疑。因此,社会大变动的时刻一到,对犹太人的屠杀迫害(Pogrom)自然不可避免。1881年,社会革命者暗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之后,俄国的反动分子,就曾鼓动民众向犹太人报复。在这种历史风气心理背景之下,一条直路大道,便从原本的反犹情绪,笔直通往二战期间的灭犹行动了。而传统的反犹主义,也为东欧的法西斯运动提供了群众基础——尤以罗马尼亚的“铁卫队”,与匈牙利的“箭十字”为著。至少在前哈布斯堡和罗曼诺夫的王朝境内,传统反犹运动和法西斯的反犹现象有很多联系。相较之下,在号称日耳曼第三帝国(German Reich)的德国境内,农村及地方上的反犹情绪,虽然也根深蒂固,并目极为强烈,但其暴力倾向却很低,我们甚至可以说,他们比较默认犹太人的存在。1938年间,德军铁蹄进占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当地犹太人逃往柏林,却惊异地发现此地的街头不见同样的反犹情绪。柏林街头的反犹暴力,来自上级的命令,1938年11月对犹太人的攻击就是一例(Kershaw,1983)。然而,上一世纪话虽如此,中东欧民间对犹太人的间歇屠杀,虽也极其野蛮残忍,但若和一个世纪之后,大规模系统化的灭犹行动相比,却不免小巫见大巫了。1881年死在俄皇亚历山大事件中的犹太人数甚少,1903年死于基什尼奥夫(Kishinev,今独联体成员国摩尔多瓦共和国首都)屠杀者,则约为四五十名左右。可是数目虽低,却引起举世——当然的——公愤,因为当时,在本世纪野蛮行为尚未来临之前,小小的牺牲,便足以令那些以为文明应当不断进步的世人侧目。甚至到了1905年时,随着俄国农奴的起义,虽有更多犹太人不幸遭到屠杀,但是根据以后更大的比较标准而言,当时的死伤人数也相当轻微——全部只死去800名左右。相形之下,到了1941年德军向俄境挺进之际,3天之内,立陶宛人就在维尔纽斯(Vilnius,今立陶宛国都)杀害了3800名犹太人。数字虽高,却还是大规模有计划集体屠杀犹太人开始之前的死亡人数。

    激进右派的新兴运动,一开始虽然以传统的褊狭心态为追求,最终却在根本上改变了旧传统的结构。对于欧洲社会的下中阶层魅力特别大。上世纪90年代时尚成风的国家主义派知识分子,更以此为其中心理论。而“国家主义”(Nationalism)一词本身,就是在那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极端的年代简介 >极端的年代目录 > 第四章 自由主义的衰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