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1914-1945年的艺术 1
迪(Nolde)、马尔克(Franz Marc)的大名,却可能从未听过。

    所有的前卫艺术中,恐怕只有两门艺术,被所有相关国家中为“新款艺术”摇旗呐喊者所一致热爱:电影与爵士音乐(jazz);而这两项艺术,也都是新世界而非旧世界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电影原被前卫艺术莫名地忽略(见《帝国的年代》,却在战争期间开始为其拥戴。从此,前卫中人不但得向这项艺术形式本身,及其最伟大的代表人物卓别林(Ctlesemkin),即被公认为空前杰作。凡是观赏过这部作品的观众,都永远不会忘记哥萨克兵一路扫射,攻下敖德萨(Odessa)阶梯的那一景——作者即观众之一,曾于30年代在伦敦市中心广场某家前卫戏院观赏。有人曾赞扬此片情节为“一切默片的经典,甚至可能是整个电影史中最具影响力的六分钟。”(Manvell 1944,pp.47-48)

    自30年代中期起,知识界开始欣赏带有民粹风味的法国电影,如克莱尔(Rene Clair)、让·雷诺阿(大画家雷诺阿之子)、卡内(Marcel Carne)、前超现实派普维,以及前卫音乐卡特尔“六人组”(Les Six)的前成员奥瑞克(Auric)。这些作品,一如非知识界喜欢提出的批评一般,看起来比较没趣;虽然其艺术价值,显然比千万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每周在愈来愈豪华的大电影院中所观赏的产品为高(即好莱坞的电影)。而在另一方面,精明的好莱坞娱乐商人也跟佳吉列夫一般灵敏,立即嗅出前卫艺术可能带来的厚利。当时联合影城的卡尔·勒姆利(Carl Laemmle),可能是好莱坞大亨中最不具知识趣味者,却在每年重访其祖国德国之际,借机招募大批新人才,吸取大量新观念。于是其影棚出产的典型成品,即恐怖电影如《科学怪人》(Frankenstein)和《吸血鬼》(Dracula)等等,有时根本就是德国表现主义原作的翻版。中欧导演如朗格(Lang)、刘别谦(Lubitscan,1893-1977),他们的贡献更不在话下。有关电影和大众艺术的发展方向,后文将有更进一步的讨论。

    至于“爵士年代”的“爵士”,源起于美国黑人音乐,掺和以切分式节奏的舞乐,加上背离传统的器乐编曲手法,在前卫艺术界立即掀起热情反响。其中原因,不完全在爵士乐本身的优点,更多的因素,却是出于这种表现风格乃是现代的又一象征,代表着机器时代与旧时代的决裂。简单地说,这是文化革命的又一宣言——包豪斯成员的相片,便是与萨克斯风合影。可是,虽然爵士乐已被公认为美国对20世纪音乐的一大贡献,爵士作品的真正喜好者,当时却仅限于极少数的知识圈内(无论前卫与否),直到20世纪下半时期方才改观。而当时,对爵士乐滋生真心热爱的人,往往属于人数甚少的极少数——如作者本人,就是在别号“公爵”的爵士乐巨匠埃林顿(Duke Ellington)1933年莅临伦敦之后,成为爵士乐迷。

    现代主义的面貌虽然多端,两次大战之间凡想证明自己既有文化素养,又能紧跟时代的人,莫不挂上“现代主义”的名牌。不管他们是否真的读过、看过、听过、甚至喜欢这些当时为众人认可的大家作品,若不能煞有介事俨然引经据典一番,简直就不可思议——如艾略特、庞德、乔伊斯、劳伦斯等,就是30年代前半期英国“文艺青年”朗朗上口的流行辞汇。更有趣的是,各个国家文化先锋,此时亦将“过去”重新改写或重予评价,以符合当代的艺术要求。他们告诉英国人,绝对得把弥尔顿(Milton)及丁尼生(tennyson)给忘了,如今崇拜的对象,应换作多恩(Joimes)一作侥幸过关;虽然一直到当时为止,这部小说都被认为是大文豪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极端的年代简介 >极端的年代目录 > 第六章 1914-1945年的艺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