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章 冷战年代 4
武器,便是用石油供应量的削减,以及石油禁运的恫吓,足可阻止各国不敢前来相助以色列。更进一步,它们还发现自己可以大幅提升世界石油的价格。世界各国的外长,也不得不注意到一向号称全能的美国,对此趋势全然无能为力,束手无策。

    超级大国在全球势力上的平衡,以及冷战中双方在各个区域相互对抗的本质,虽然尚未因越南与中东两次事件的本身而改变,美国的力量及地位却因此大为削弱。不过在1974-1979年之间,全球极大一片地区再度吹起一股新的革命大风(见第十五章),这是短促二十世纪当中的第三回合大动乱。一时之间,仿佛超级大国间的平衡点正离开美国倾斜而去。亚非各地,甚至包括美洲本土,众多政权纷纷转向苏联——从实质的角度而言,不啻为被陆地包围苦无对外出口的苏联提供了军事尤其是海军的基地。第三起世界革命,适逢美国在国际上遭到挫败的事实,两相激荡,二度冷战于此展开。可是其中勃列日涅夫领导下的苏联,在70年代踌躇满志的心态,对此更有推波助澜之功。这段时期的冲突现象,主要由第三世界的大小战争构成,越南前车之鉴,现在美国不敢再犯当年同样的错误,只有在后面间接撑腰。此外,双方更疯狂地加速核军备竞赛。但是两相比较,各地烽火连天的厮杀,比起核竞赛更缺乏理性。

    至于欧洲局势——虽有1974年葡萄牙革命,又有西班牙佛朗哥政权的结束——至此显示已经完全安定下来,双方楚河汉界,界线分明;事实上两个超级大国,都把它们竞争的场地转移到第三世界。欧洲的“缓和”局面,为尼克松(1969-1974年)与基辛格时期的美国提供两大得分良机:一是将苏联势力由埃及逐出,一是非正式地将中国收编入反苏联盟;其中后者代表的意义更为重大。而各地兴起的革命浪潮,却都具有对抗保守政权的态势。美国既一向借着这些保守政权自居为全球的护法师,如今形势逆转,正好为苏联提供机会,一个可以采取主动的好机会。随着葡萄牙在非洲殖民帝国的崩溃瓦解,旧有地盘安哥拉(Angola)、莫桑比克(Mozambique)、几内亚-佛得角(Guinea Cape Verde)等地,一一落入共产党手中。随着埃塞俄比亚老皇帝被革命民众推翻,埃塞俄比亚政治风向向东转弯,苏联海军快速成长,在印度洋两岸获得一个又一个重要基地。随着伊朗国王狼狈下台出亡,美国人情绪大坏,所有舆论民意,几达歇斯底里的地步。否则,我们如何解释,为什么美国一看见苏联部队开进阿富汗就以为天下大乱将至,风声鹤唳,认为苏联势力的挺进不久即将抵达印度洋岸、波斯湾口?(见第十六章第三节。其中部分理由,恐怕可以归之于美国人对亚洲地理的惊人无知。)

    与此同时,苏联方面毫无道理的洋洋得意心态,助长了美国人的抑郁忧心。其实远在美国宣传家大言不惭,事后之明地往自己脸上贴金,吹嘘如何一手赢得冷战,整垮死对头之前,勃列日涅夫政权就已经引导苏联走上败家破产的灭亡路了。它在军备上投下大笔费用,使得苏联国防支出平均年增长4%~5%,从1964年开始长达20年之久(系根据真实数字统计)。这场军备竞赛毫无意义可言,唯一能够让苏联感到安慰的事情,便是如今自己总算可以在导弹发射台上和美国平起平坐了,这是1971年。到1976年时,它的发射台数字更居于优势,以25%领先美国(不过苏联的实际弹头数目始终不及美方)。其实早在当年古巴危机之时,苏俄微不足道的核弹头就已经把美国震慑得不敢轻举妄动,多年疯狂竞赛下来,双方储存的实力早就可以把对方炸得瓦砾千层灰烬弥空了。苏联更不断努力建立一支强大海军,在全球海面争得立足之点(其实说成在海面以下取得一席之地更为恰当,因为其海军军力是以核潜舰为最大主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极端的年代简介 >极端的年代目录 > 第八章 冷战年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