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七章 前卫已死——1950年后的艺术 2
,就可以找出50名电影迷来,能够如数家珍,背出一打甚至一打以上导演的重要作品。事实上这是理所当然,再自然也没有的结果。唯一仍在挽救传统艺术类型,使其不致进一步快速坠落的,只剩下旧式“高雅文化”所伴随的社会地位了。

    然而,眼前还有两项更重要的因素,也在破坏着古典艺术的高雅文化。其一,是大众型的消费社会在世界各地大奏凯歌。自60年代开始,与西方世界的人们如影随形的画面——在第三世界都市地区也与日俱增——从生到死,全是广告和表现消费文化、致力大众商业娱乐的各色事物。商业性流行音乐的声音,充斥于都市生活的空间,弥散在户内户外。与这种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渗透比较,所谓“高雅艺术”的冲击,即使在那些“最有文化修养者”的身上,恐怕至多也只能间歇接触、偶一为之吧。何况又有科技的进步,使得声光画面更上层楼,使得一向以来,作为高雅文化作者写就的言情小说;专攻男性读者的各类恐怖小说;或在这个一切解放的时代里,一些色情文学或黄色作品——还能在职业、教育或其他学习目的以外找到阅读意义的认真读者,在今天已成为少之又少的稀有动物。教育的革命,虽然在名目上大大扩增了受教育的人数,可是实际的阅读能力,却在许多理论上应该全民识字的国家里日见低落。因为印刷文字,已经不再是一扇大门,可以让人进入那超越口耳相传阶段以外的广大世界。50年代以后,甚至连西方富有国家受过教育者的儿女,也不再像其父母一辈,那么自然地亲近书籍了。

    如今支配着西方消费社会的文字,再不是神圣经书,更非凡人作品,却是商品——或任何可以金钱购买之物——的品牌商标。它们印在t恤上,附在其他衣物之上,宛如神奇的护身符般,使穿者好像立登龙门,在精神上取得了这些名牌所象征并应有的生活方式(通常属于一种年轻有活力的青春形态)。而成为神祇偶像,受到大众消费娱乐社会膜拜的,则是明星与罐头。难怪在50年代,在消费民主社会的核心重地,一群执当时牛耳地位的画家,会在这些偶像的制造者面前俯首称臣。因为比起旧有的艺术形式,后者的威力实在非凡。于是“波普艺术”的画家们——沃霍尔(arenstein)、劳申伯格(Rauschenberg)、奥尔登伯格(Oldenburg)——开始以无比的精确度,以及同样无比的麻木,全力复制美国商业大海的视觉装饰:汤水罐头、旗帜、可口可乐瓶、玛丽莲·梦露。

    以19世纪的定义而言,这种属于“匠人工艺”(art)的新时尚自然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其中却正证明大众市场所以称雄的基础,不但建立于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要,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基于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要。长久以来,广告代理商就已经模糊地意识到这个事实,因此在他们发动的广告宣传中,推销的并“不是牛排,而是烤牛排的滋滋香味”(not teakbut the sizzle);不是香皂,而是美丽的倩影;不是一罐罐的罐头汤水,而是一家人用餐的其乐融融。50年代越来越明显的一种趋势,即在这类广告手法,具有一种可以称之为美感经验的层面,一种制作者必须全力以赴、竞争提供的普通群众性创作活动(偶尔或带有主动性的创造,多数时候则属被动性)。50年代底特律的汽车设计,带有太多的巴洛克装饰线条,就正是基于这项观点。60年代,有一批优秀的文评家,开始深入探讨在此之前一直被贬斥为(商业艺术),或毫无美感层次的创作活动。换句话说,就是那些真正吸引街头凡夫俗女的玩意(Banham,1971)。而老一派的知识分子,现在愈来愈被形容为“精英分子”,他们过去一向瞧不起平凡大众,认为后者只能被动地接受大公司大企业要他们相信的东西(“精英”一词,于60年代为新一派的激进主义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极端的年代简介 >极端的年代目录 > 第十七章 前卫已死——1950年后的艺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