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06章 彭德怀布下天罗地网
这个没用的东西!”

    随后,马鸿逵的眼珠子一转,命令道:

    “我们这次和共军作战,暂时就打到这里。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布防宁夏,确保银川!”

    此时,马鸿逵最关心的是他宁夏的地盘。

    马敦静心里没底,但也预感到前途的不妙,惴惴不安地问:

    “我们究竟还能支持……支持多久?”

    马鸿逵听了,叹了一口气回答说:

    “只要我们手中始终能捏着几张王牌不出,将来与蒋介石或者与毛泽东周旋起来,就好办多了,军队就是牌,就是资本啊!”

    这便是马鸿逵的处世哲学:只要有实力,谁都会让你三分。

    于是,“宁马”的部队很快就按照马鸿逵的命令,退回到宁夏的老窝,而马步芳就成了彭德怀要打的主要对象。

    彭德怀为了尽快解决西北问题,决定再次运用“钳马打胡”的战法,用部分兵钳制“宁马”,集中主要兵力打击“青马”,这样,骄横得不可一世的马步芳就在劫难逃了。

    这时马步芳的主力,已开始向兰州撤退。在马步芳看来,进攻固若金汤的金城兰州,是够彭德怀喝一壶的。

    由于马鸿逵的“釜底抽薪”,马步芳所策划的平凉会战计划未及实施,即胎死腹中。固关、三关口、瓦亭一线的战斗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各部队已直入甘肃腹地,虽未能歼灭“二马”主力于平凉地区,但却达到了分割“二马”的目的,为以后各个歼灭敌人创造了条件。

    8月4日,在解放大军进至华家岭地区时,彭德怀就发布了进军兰州、歼灭“青马”的作战命令,同时作出了如下部署:

    ——以第二兵团之3个军和第十九兵团之2个军,分两路包围进攻兰州;

    ——由第一兵团附第十八兵团之第六十二军突破敌右翼向其青海老窝迂回,以动摇其军心,并拦阻和歼灭从兰州逃窜之敌,尔后西渡黄河,直取西宁;

    ——另以第十九兵团之第六十四军在固原一带向“宁马”佯动,并准备阻击来援兰州之“宁马”;

    ——以第十八兵团主力(欠第六十二军)及第七军等3个军沿川陕公路前进,以钳制胡宗南集团。

    这样,彭德怀就给“青马”布下了天罗地网,使其无法逃脱被歼的命运。

    夏日的黄土高原,太阳像个巨大的火球,把陇东高原干涸的大地照射得像是着了火似的。

    在西兰公路上,烟尘四起,燥热难耐。在这样的条件下长途行军,甚至比打仗还难。

    打仗时,勇敢者可以忘记一切,舍生忘死,一味地向前冲杀。但在夏日黄土高原的进军路上,情况可就不同了。那可是一场意志与毅力的拚搏,对人的精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1949年的夏天,彭德怀指挥的第一野战军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直逼兰州的。沿途,中暑、渴得昏过去的不计其数。

    多少年来,共产党的军队打胜仗,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两条腿跑得快。他们不知道比国民党军和日本侵略军多跑了多少里路。兵贵神速,多跑路,才能创造有利战机,夺取胜利。这是许多共产党将领的共同体会。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指挥的人民解放军里,人人都有一双丈量土地的双腿。他们在行军打仗中付出的艰辛,是现代军人所根本想象不到的。

    1949年,彭德怀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陇东对“马家军”的千里追击,是红军长征以来最为艰苦的一次。

    在黄土高原,大部队机动最大的困难是缺水。滴水贵如油,在这里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里方圆百里不见水井,连一个流水的小河沟也很难找到。当地老乡吃的都是地窖里存的雨水。这么多部队,这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决战兰州:解放战争档案简介 >决战兰州:解放战争档案目录 > 第06章 彭德怀布下天罗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