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挽危局傅作义自不量力
权范围之外。所以傅作义的权力范围,名义上是五省两市,实际上是四省两市。这时的傅作义可谓是红极一时,权倾朝野。
1947年12月,傅作义正式就任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之职,带领原张垣绥署全部班底进驻北平。
傅作义用兵本来极为谨慎,不到万不得已不肯使用自己的基本队伍。可此时却利令智昏,为了报答蒋介石的知遇之恩,一改以往用兵谨慎的作风,疯狂地向解放区进攻,竭力寻找华北解放军主力决战。为此,他将自己的王牌部队第35军编为摩托化部队,加上新编骑兵第4师及炮兵部队,合编为机动兵团,希望这支机动部队能为自己立下赫赫战功。
哪知出师不利。1948年1月,在涞水附近,傅作义的精锐主力35军遭受了歼灭性的打击,军长鲁应麟自杀。这次失利对傅作义是一个沉重打击,他悲痛异常,几天几夜寝食不安。
1948年10月,傅作义派兵偷袭石家庄,企图摧毁西柏坡中共中央机关,以“从危机中找转机”。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及时得到了傅作义偷袭石家庄的行动计划,迅速采取了严密的部署:令华北第7、第3纵队等部坚决阻击并歼灭傅作义偷袭部队;急调位于锦西附近的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司令员程子华率第4、第11纵队等组成先遣兵团,向北平近郊前进,威胁敌军侧后;通过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公开揭露蒋介石、傅作义的阴谋。
结果,傅作义的偷袭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使自己处于更加不利的态势。11月初,华北第2兵团进至曲阳、定县、满城地区,对傅作义重兵据守的平、津、保三角地区形成直接威胁;东北先遣兵团2个纵队、3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共12万人,进至冀东之蓟县、遵化地区,对平谷、平津、津唐各线及平津两城形成严重威胁。特别是东北先遣兵团入关,大大加强了华北战场人民解放军的兵力,为主力入关和发起平津战役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在人民解放军连续不断的打击下,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和太原绥署阎锡山集团的态势极为不利。1948年9月间,阎锡山的6个军、16个师共10万余人龟缩太原孤城。傅作义以1个军、3个师约4万人驻守归绥;1个师万余人驻守大同;12个军、42个师连同地方部队:共50余万人,分布于山海关、唐山、塘沽、天津、北平、张家口及承德、保定等铁路沿线。
当时,傅作义集团北面有东北“剿总”卫立煌集团以为屏障,南面有徐州“剿总”刘峙集团可作依托,自身兵力上又多于华北解放军,因此尚能在华北地区应付坚持。但辽沈战役结束后,卫立煌全军覆没,东北之屏障不复存在:刘峙集团正陷于中原、华东人民解放军的包围之中,自身难保。一旦东北野战军百万大军入关,傅作义集团将首当其冲。
对平、津的退守问题,傅作义早就有所考虑。1948年春就任华北“剿总”不久,即飞往太原,向阎锡山讨教良策。
阎锡山在纵论华北局势后,提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筑坚强堡垒1万—2万个,密布于唐山至塘沽及天津一线,以阻止东北林彪部入关,或消耗歼灭向关内进攻的东北共军;
中策:退出北平,守张家口至包头一线,与山西及河西之马家军成掎角之势;
下策:坚守北平。
傅作义虽表面上对阎锡山的计策连连称是,但内心里却认为这一战术过于保守,因此采取了“以机动战术保守北平”的方针,以北平为中心,以平津保三角地区为作战重点,在北宁、平绥、平保各线往返机动作战。
辽沈战役开始后,傅作义始感到华北战局面临危机,平津退守问题已摆在眼前。
他认为,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西退绥远是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