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解放天津的战略意义
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两电,针对傅作义集团撤守犹豫不决,提出“抑留傅匪部队于平、张、津、唐地区,以待我东北主力入关,协同华北力量,彻底歼灭该敌”的总方针。周恩来指出,在傅作义对坚守平、津或西退绥、包似尚未下最后决心的情况下,我军“如攻打归绥,有促使傅匪及其嫡系三个军及骑兵三四个旅提早西退可能。”

    为了抑留傅作义军队,中央军委决定华北第三兵团停止攻击归绥计划,除留一部监视归绥之敌并与监视包头的部队取得联系外,主力即移到归绥、集宁之间休整,准备歼灭由平、津向绥远退却之傅作义部,待东北野战军攻平、津时或杨罗耿兵团在完成太原任务后回到平张线时,再打归绥。周恩来强调指出,对付傅作义部,尤重在抑留它于平、津、张、保地区,不使西退,亦不使其由海上南撤。停攻归绥,这是中共中央军委为稳住傅作义部所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

    11月16日4时,毛泽东电告东北野战军指挥员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我们曾考虑过你们主力早日入关,包围津、沽、唐山,在包围姿态下进行休整,则敌无法从海上逃跑。请你们考虑究以早日入关为好,还是在东北完成休整计划然后入关为好,并以结果电告为盼。”

    毛泽东虽然准备调东北野战军这支精锐之师入关,因为还不到下命令的火候,依然以商量的口吻在征求部属的意见。

    自毛泽东16日4时电至18日尚未收到林、罗、刘的回电。

    进入冬季的西柏坡,山野早已褪去了绿色,铅灰色的山峦似乎没有尽头。

    巍巍的太行山脉从这里继续向北延伸,流云沿着山峰游动,带走地面温暖的气息。再有几天就要下雪了,人们感到一阵阵寒气正从高空袭来。

    关内如此,关外就更冷了。东北野战军的冬装是否已经备齐,是否已经发给部队?很多连队伤亡过半,甚至更多,新兵是否补充上了?令人担心的问题还远不止这些。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知道,东北野战军在52天血与火的冲杀中付出的代价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他们应该有一个休息整顿的时间。

    西柏坡仍然等待着林、罗、刘的回电。

    就在这时,一个新的情况出现了。

    这个新出现的情况就是彭泽湘和符定一来到了石家庄。彭泽湘是中共早期党员,后来自行脱党。辽沈战役后,他自称是李济深的代表,向傅作义进言,要傅作义走罢战求和的道路。符定一是毛泽东在湖南上学时的老师。彭泽湘和符定一声称傅部起义大致已定,目前考虑的是起义的时间和如何处置20多万中央军以及与中央联系的问题。

    对于彭泽湘和符定一的到来,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认为,傅作义托人带来口信,说明他追随蒋介石的立场发生动摇。但是,傅作义关于通电起义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在华北“剿总”50多万军队中,傅作义所能控制的只有他的20万嫡系部队,而将近30万的中央军,傅作义是控制不了的。而且傅系部队大多分散在平张线上,而蒋系部队都驻防在平、津、唐地区。在这种情况下,傅作义要指挥和控制中央军一同起义是不可能的,一旦他通电起义,蒋介石便会下令中央军镇压他,并将中央军从海上接走。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清醒地意识到,此时此刻首先要做的是准备应付万一傅作义通电起义,蒋系部队倾巢南撤的局面。而应付这一局面,只有东北野战军立即入关,迅速包围分割平、津、塘、唐蒋系部队。于是,一个经过反复思考和讨论的平津战役作战方针在此关键时刻形成了,这就是:撤围归绥,停攻太原,东北野战军主力提早入关,与华北野战军联合作战,抑留傅作义集团于平、津、张、唐地区,而后加以各个歼灭。

    毛泽东和党中央在尚未收到林、罗、刘复电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决战天津:解放战争档案简介 >决战天津:解放战争档案目录 > 解放天津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