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攻津部署与准备
青龙桥和玉泉山之间向南涌进。纵队副司令员吴瑞林指挥部队发扬以乱对乱、乱中取胜的战法,前队打响,后队变前队,火速向丰台前进。重武器和大车队留在后面跟进,一切失掉联系的分队和人员都自动赶往丰台,遇见上级自动接受指挥。
进军路上,敌机不时地投弹扫射,拦阻炮火也响得很凶,野地里到处是敌军散兵扔下的枪支、军帽。敌人争抢着往老百姓家里躲,也有的跪在路边举手投降。战士们边往前赶,边朝后指着说:“别乱跑,到后面找俘虏收容所去!”
部队快步如飞,像离弦之箭射向丰台。忽然,部队左右两侧都出现了平行的敌人队伍。随部队行进的纵队副司令员吴瑞林立即向后传达战斗命令,要大家听候号令,一起行动。战士们立即嘴巴咬耳朵,迅速传了下去。敌人还没有发觉。吴瑞林一声令下,战士们一起转身扑向敌人,搂的搂,抱的抱,夺起枪来。两侧的敌人还蒙在鼓里,直着嗓子喊:“弟兄们,别误会,我们是保安团的!”
战士们回答:“误会不了,捉的就是你们!”
按照毛泽东“只要塘沽(最重要)、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局皆活了”的指示,杨、罗、耿兵团于12月22日7时,向新保安发起了总攻。经过10小时激战,至17时,全歼国民党三十五军1.6万余人,军长郭景云自杀,副军长王雷震被俘。
22日22时,张家口守军趁夜幕突围。
二纵、一纵二旅和日前赶来的东北野战军四纵,突入张家口市内,乘胜追出大境门,将张家口守军5万余人压缩包围在大境门外宽不到半公里、长不及10公里的狭长地带。24日拂晓,第三兵团和东野第四纵队对敌展开全面攻击,指战员们冒着塞外风雪严寒,插入敌群,纵横厮杀,奋勇追击,堵截逃敌。至16时,除兵团司令孙兰峰率少数骑兵逃脱外,其余十一兵团所属一个军部、五个师、两个骑兵旅,共5.4万余人全部被歼,敌一○五军军长袁庆荣等被俘。
天津国民党军的防御部署
天津,当时人口200万,是华北第二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地处水陆要冲,西上约120公里是北平,东下约70公里可经塘沽出海,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明清两朝北平作为都城后,天津就有“京畿门户”之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亦是国民党军进攻华北、东北解放区的重要基地,但到1948年12月中、下旬,天津同北平、塘沽的联系均被解放军切断,成了一座孤城。
天津市区南北长12 5公里,东西宽不足5公里。地势低洼,河流纵横,北运河、子牙河、南运河、金钟河、新开河、墙子河等汇入海河,从西北向东南将市区切割成两大部分和许多小块。市内多高大建筑物,郊区地形开阔,多为低洼地,是一个地形复杂,易守难攻的城市。
天津设防坚固,其城防工事经过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军的长期修缮,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共筑有各种大小明碉暗堡千余座,仅大型碉堡就有380余座。还结合市内高大建筑,构成了若干个既能独立坚守,又能以火力互相支援的防御要点。环绕市区周围挖有一条宽1 0米、深3~4米、水深1 5~2米,长达40余公里的护城河。护城河外侧有铁丝网、鹿砦和布雷场;内侧筑有一道高3 5米,底宽7米,顶宽1米的护城土墙,墙上有铁丝网、电网,每隔30米还筑有1座碉堡。墙内交通沟连接纵深之地堡群与核心工事。
1948年6月,陈长捷就任天津警备司令后,按傅作义指示:“改建并增强天津的城防工事,为设堡强固阵地”;“征津市壮丁,编成警备旅作经常守备,以便灵活调度驻防在津的部队”。并根据他对解放军的主攻方向在城防西北角、天津西站方面的判断,决定“在城防西北角再构筑钢筋水泥小碉堡群,以求巩固”。工程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