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二章 《胡乱论语》
法律,如果有人能够从外国赎回在那里做奴仆的鲁国人,可以从政府领取奖金。有一次,子贡从外国赎人回来,却退还了奖金。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孔子非常失望。
“子贡错了,圣人做事,是可以移风易俗的,是给大众做榜样,让老百姓都能按照他的做法去做的。如今鲁国富人少穷人多,子贡作了这样一个榜样,有几个人能做到他那样呢?从今以后,鲁国人不会再去想办法赎人了。”孔子说。这段话,贯穿了法的精神。
按《说苑》。鲁国之法,鲁人有赎臣妾于诸侯者,取金于府;子贡赎人于诸侯而还其金,孔子闻之曰:“赐失之矣,圣人之举事也,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其身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赎而受金则为不廉;不受则后莫复赎,自今以来,鲁人不复赎矣。”
实际上,在中,孔子所崇拜的人并不多,可是他崇拜管子和子产,而这两人是著名的法家人物。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的思想由儒到法了。
另一个非常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子夏。
子夏是孔子在卫国以及回到鲁国期间最器重最赏识的弟子,孔子一定认为子夏是最理解自己的人,是自己学问最佳的继承者和阐发者。所以,孔子说子夏是“起予者也”。所以,孔子把和《春秋》都传给了子夏,对他的偏爱无以复加。
孔子去世之后,子夏受魏文侯之邀前往西河讲学。子夏的学生中,有田子方、段干木等大儒,但是特别要提出的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法家李悝、商鞅都出于子夏门派。
李悝(即李克)著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学专著《法经》,商鞅在秦国变法。
毫无疑问,子夏的法家思想来源于孔子,只不过子夏发扬光大了。
而另一位法家代表人物吴起出于曾参的门下。
孔子的晚年沉迷于,理想的破灭让一向不谈命不说神的孔子开始说命了,开始淡泊世间的得失了。这个时候,孔子俨然化身为道家了。这个时候,他才真正理解老子的思想。
按。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按。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按。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以上这些,都是典型的道家的思想。
甚至,孔子还想学习老子,逃避现实,去蛮夷国家归于自然。
按。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一个显而易见的线索说明了一切,什么线索?孔子的研究路线。
最早,孔子研究周礼;
之后,研究诗经;
之后,研究春秋;
最后,研究周易。
这说明什么?说明孔子从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再走向神秘主义。
儒家,是理想主义;法家,是现实主义;道家,是神秘主义。
其实,绝大多数人都走同样的路线:从理想回到现实,从现实走向神秘。
孔学的自相矛盾
从儒到法到道,孔子的思想在变化,所以,前后出现矛盾是必然的。
譬如孔子对于各种周礼礼仪的态度,一开始,孔子非常讲究礼仪的形式,对礼仪的完备看得非常重要,这也是当初晏子对孔子最讨厌的地方。直到到了卫国,孔子还是这样,各国诸侯每月月初有一个吿朔之祭,每次要杀一只活羊,子贡觉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