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祖母劳心为社稷
    盛大的送别仪式一结束,石建就匆匆忙忙地进了永寿殿。

    这位平日言语木讷,不显山露水,甚至从来就没有进入刘彻视线的人正坐在太皇太后的对面,小心谨慎地回答着老人家的问话。

    “皇上近来可好?”

    “启禀太皇太后,皇上近来一切安好!”

    “没有问你这个,哀家是说,他们最近在忙些什么?”

    “皇上刚刚送走了张骞,现在又去城东了。”

    “不就是个四百石的小官么?还用得着劳动皇上大驾么?春寒料峭的,又不是春游的日子,去城东干什么?”

    “这个……臣……”

    “说话吞吞吐吐的,他到底干什么去了?”

    “臣刚才听说,皇上到明堂的工地去了,皇上说,要赶在诸侯朝觐的时候,在那里举行大典呢!”

    “大典?这个彻儿,心中都在想些什么呢?”太皇太后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刘彻愈来愈自行其是,不愿意接受管束,这让太皇太后一想起来就气郁填胸。她孤独一人静坐的时候,总是不能忘记景帝在世的日子。那时候,她虽然身在宫闱,可朝廷大大小小的事哪一件她不清楚呢?皇上总会在请安的时候把一切告诉她,只要她稍不满意,皇上都会立即改变决定。

    可是现在,她隐隐约约地感到这种自信和荣耀正在渐渐远去,请安虽然每五天一次照常持续着,但她从刘彻那里获得的消息却越来越少。而且他在身边待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总是一种应付的样子。她很担忧把国家交给他究竟会是怎样的前途,如果朝廷因此陷入危机,她将来到了九泉之下,也没有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她凭经验断定,刘彻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因为他身边聚集了一批多事的儒生。

    “他们几个近来都忙些什么?”她不禁提高了声调。

    “太皇太后指的是……”

    她便有些不耐烦了,喝道:“还会有谁?你哪,能比得上人家一个哀家也就省心了。”

    石建怎会看不出太皇太后对自己不满意呢?自从景帝驾崩以来,石氏一族一直处在朝事国政的边缘,虽说他们父子是京城有名的万石君,但他们所信奉的黄老学说越来越受到皇上的冷落。

    两千石只不过是个虚名,皇上从来没想过要给他一个实在的职务。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遇大事都会亲自到府上向父亲咨询。可自建元元年以来,这种礼遇就不复存在了。他和父亲都感受到了威胁,这使他们越来越明白,只有紧紧依靠太皇太后,他们才不至于在皇上的改制中举族倾覆。

    现在,看着满面愁容的太皇太后,石建的心中充满了惭愧,说道:“都是臣下办事不力。”

    “罢了!你父年轻时可比你等强多了,真是今不如昔啊!”太皇太后无奈地摇了摇头,“到时候头掉了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啊!臣想起一件事来了。”

    “快说!想起了什么?”

    “是这么回事。”石建咽了口唾沫道,“臣看那个赵绾道貌岸然,实际上也是个唯利是图之辈,最近从代郡传来消息,说他的族人利用皇上推行‘限民名田’的机会,私下里抢占民田。臣还听说,就是这个赵绾上奏皇上,要皇上不必事事奏禀太皇太后知道。”

    这个该千刀万剐的赵绾!太皇太后在心中骂道,可她说出口的话却分外冷静。“听说!听说!怎么都是听说?赵绾如今是朝廷重臣,你怎么能仅靠听说呢?就不怕落个诬陷的罪名么?”

    石建明白了,太皇太后不只要消息,更要罪证。不过这两件事办起来十分麻烦,但他又不敢深问。他懂得宫廷斗争的复杂,对太皇太后来说,她要的是“清君侧”的结果。

    “私占民田之事代郡太守庄青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汉武大帝(上)君临天下简介 >汉武大帝(上)君临天下目录 > 第二十一章 祖母劳心为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