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三节 高水平农业经济均衡:1~1839年
照实际购买力(PPP)方法计算了中国长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GDP指标,中国GDP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中国人均GDP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比。图2-2清楚地表明,从公元1年至1000年,中国人均生活水平很早就达到了农业经济可创造财富的高水平位置,并保持基本稳定,从公元1000年到公元1500年,中国人均收入有一定的增长,但从公元1500年到公元1839年,人均收入在“涨停板”上停留了近400年,这段时间恰恰是欧洲文艺复兴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期。麦迪森指出了一个事实,即中国自11世纪已经陷于停滞。麦迪森同时指出,从13世纪至18世纪,现有关于农业和城市人口方面的证据表明中国的人均收入没有显著的提高。

    对中国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中人均收入的长期停滞的现象,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也许在马可·波罗时代以前好久,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发展程度……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有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在《人口论》中,马尔萨斯也表达了类似的共识,“中国的财富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应当说,亚当·斯密的洞察力是比较准确的。

    事实四:中国的经济总量长期处于世界第一

    图2-3显示!中国和印度的经济规模在公元1~1820年之间基本上是难分伯仲。公元1400年后中国的经济总量明显超过印度,保持世界第一将近400年之久。中国经济总量领先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是个农业技术大国,通过农业技术进步使得全社会能够维持在农业经济时代难以想象的人口规模。

    以上4个事实表明,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马太效应”,即越穷越生,越生越穷,也没有陷入“马尔萨斯陷阱”,而是出现了一种罕见的“高水平动态均衡”,即一方面,人力资本水平越低,就越生,越生就越穷;另一方面,越穷就越拼命改进农业技术,越改进就越富有。结果,高生育率带来的贫穷效果和持续改进技术带来的财富效果相互抵消,中国人均收入长期停滞,但人口增长带来了经济总量的扩张,中国经济总量因此长期居于世界前列。用于农业经济能创造的经济附加值的限制,中国经济在长达2000年过程中出现了“没有人均收入增长的增长”。同时,生产力革命一定来自农业技术之外,而农业经济中的“高水平动态均衡”就成为一个不易察觉的经济陷阱,并阻碍了中国经济向工业经济转轨。

    <hr />

    注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重燃中国梦想简介 >重燃中国梦想目录 > 第三节 高水平农业经济均衡:1~183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