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大国沉沦
均收入与中国基本一样。19世纪中叶,日本在美国的炮舰政策下签订不平等的《神奈川条约》。面对工业革命的挑战,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从1868年到1873年,日本开展了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运动,以轻工业为中心推动工业化。日本的切入点选在纺织业。当时英国的全球纺织链条是这样的:(1)在印度和美国南方进行棉花种植和初加工;(2)在英国纺纱;(3)在英国织布和染色;(4)在英国成衣;(5)销往世界各地。日本从销售链条开始,先进口英国的纺织品,在国内销售,培育国内市场,然后进口棉纱,在国内做成初级成品,在国内销售。虽然本国纺织品质量比不上英国制造,但价格便宜,质量总比手工制品好,因此拥有逐渐高涨的细分市场。19世纪70年代,日本创建了几家国营的纺织厂,由于经营不善和规模太小,后来进行了民营化改造和技术革新。1883年,大阪纺织业开始赢利,1900年,日本成为纺织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对一个经济体来说,“第一桶金”最难挖,挖到后就可以“钱生钱”,原始资本的复利是惊人的。日本从纺织业入手,逐渐开始产业升级,在短短半个世纪内,就成为世界上除欧美以外的唯一工业强国。
1894年,中国经过了34年的“洋务运动”,日本进行了26年的维新运动。国际上普遍预期中日将爆发战争。战前,李鸿章曾高调巡视北洋水师,显示实力。当时国际上也普遍看好中国。1894年,中日海军在黄海大东沟遭遇,爆发海战,北洋水师受到重创。随着威海卫被日军从陆地上突袭,北洋水师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被“名不见经传”的日本打败,上演了震惊世界的“蛇吞象”,大清帝国的国际地位自此一落千丈,成为新老列强鲸吞蚕食的对象。与鸦片战争相比,中日甲午战争给中国人的精神刺激极为强烈,产生史无前例的历史悲情,从自信到自卑,已经不敢再有中国梦想了。战败的消息传到北京,京城哀鸿遍野,朝野上下抱头痛哭。严复先生总结道:“中国至于今日,其积弱不振之势,不待智者而后明矣。深耻大辱,有无可讳焉者。”
郑观应说“非富无以保邦,非强无以保富”。自强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后盾,急于发展军事工业反而欲速则不达。海军成了国家投资的无底洞,即使慈禧太后不挪用海军军费,清政府的财政也难以支撑一个庞大舰队的开销和武器更新。李鸿章曾对“洋务运动”有个深刻的自我总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时。”“老虎”要实,必须花钱,经济实力的支撑是决定性的。
所以,1860年“洋务运动”的最佳战略应是发展纺织业。清政府应发挥其劳动力低价的比较优势,运用有限的地方财政投入,从纺织业入手,而不是从资本密集型的军事工业入手,逐步实现工业化。纺织品有大量的国内市场需求,也可以出口赚取外汇。一方面可以实现原始资本积累,另一方面可以缓解中国的长期贸易赤字,增加国内货币供应量。随着资本积累的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储蓄率会逐渐上升,资本将相对变得越来越充裕,然后再逐渐发展军事工业,加强国防特别是海防。清政府要是有强大的经济做后盾,北洋海军覆灭后可以再建一支海军;没有经济后盾,北洋海军覆灭就是彻底失败。中日《马关条约》使清朝陷入财政危机,入不敷出,一方面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财政都没有能力支持资金密集型的“洋务运动”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也是不相信眼泪的。“洋务运动”不但没给中国带来经济增长,反而错过了一个本来可以赢得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可谓蹉跎岁月。“国之兴亡,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