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节 大国沉沦
向清政府上了《容闳赴西洋采办铁厂机器有功请予奖励片》,对容闳给予高度赞扬,称“不避险阻,涉历重洋,为时逾两年之久,计程越四万里而遥,实与古人出使绝域,甚难相等,应予奖励,以昭激励”。

    我对这段历史有两点感慨。第一,容闳赴美采购机器,显示出祖国对“中国留学生之父”的无限信任和“中国留学生之父”对祖国的无限忠诚。把6.8万两白银交给一个认识不到一年的人,派他到没有两国法律约束的陌生国度,这是何等的信任!容闳只身携带大量现金,冒着巨大危险,历时两年,要购买机器和托运回国是何等艰难!西汉有张骞出使西域,晚清有容闳出使美国,都堪称不辱使命。诚如吐依曲尔1878年4月10日在耶鲁法学院的演讲中对容闳的评价,他“从头到脚,身上每一根神经纤维都是爱国的。他热爱中国、信赖中国,确信中国会有灿烂的前程,配得上它壮丽的山河和伟大的历史”。

    第二,“中国留学生之父”不是一个经济学家,这是历史的遗憾。我认为,容闳要是在安庆会谈中向曾国藩建议买纺织机就好了。当时美国已经从英国学到了纺织机的技术,可以生产纺织机了。用6.8万两白银可以建一个相当规模的纺织厂,中国劳动力和消费市场都没有问题,建纺织厂很快就可以收回投资,再去扩大再生产,让原始资金滚动起来。等到国内纺织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可以用纺织业的利润投资装备制造业了。如果容闳提出从纺织业切入是最佳经济发展模式这样的建议,曾国藩就有可能接受,曾国藩接受,其他“洋务运动”官员就有可能接受。但中国的纺织厂到1890年左右才在上海建立,比1863年容闳和曾国藩的“安庆会谈”晚了近30年。中国近代史中缺乏一批合格的经济学家,可谓时代的悲哀。

    1865年成立江南制造局后,清政府又相继建立了天津机器制造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1872年成立了轮船招商局。对于洋务运动,清朝中央政只是默许而已,具有改革意识的总理衙门只是个中央部级单位,在中央政府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力量。所以,“洋务运动”没有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另外,清朝中央政府对“洋务运动”的财政支持是非常有限的,在30多年里,财政总投入低于1亿两白银,不到财政总收入的5%,政策刺激力度远远不够。由于“洋务运动”采取了军工优先战略,使得这些军事工业的产品没有消费市场,加上官督商办的企业微观运营机制,没有利润积累,因而很少有再通过利润积累继续投资的可能性。“洋务运动”以资本密集型的军事装备工业作为切入点是基本战略失误,没能带来经济增长,无法将中国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轨到工业经济上来,更没有大规模投资人力资本,打破不了千年的“高水平动态均衡”。

    中国经济的主要流通货币是白银。经济学家张五常1999年第一个提出中国经济由于白银外流引起通缩及经济不景气。《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关税为4%~10%,把中国经济纳入自由贸易的体系内,同时中国缺乏供给方面的反应,没有发展起来“出口导向”的轻工业,造成贸易长期逆差。在资本账户下,外国直接投资少,弥补不了出现的巨额战争赔款。于是,中国经济出现经常性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双赤字”,国际收支账户长期不平衡,导致白银长期流失。中国经济货币供应不足,“失血”严重。从图2-5可以看出,1867~1897年中国出现长达30年的通货紧缩。1897~1911年,中国价格走出通货紧缩。这不是中国发现了“白银矿”,而是国际货币体系发生了变化。1821年,英国采用金本位,19世纪末,金本位在国际货币体系中重新确立,导致国际汇率市场上白银对黄金比价大跌,中国出现输入式通货膨胀。

    与此同时,1870年日本的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燃中国梦想简介 >重燃中国梦想目录 > 第一节 大国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