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节 中国梦想3.0
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从关起门来搞建设到对世界开放,从在计划经济的体制内作茧自缚到全面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在短期内完成了气势磅礴的经济政策和战略大转变,实现了生产力的第二次大解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开创性地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新的“中国梦想”,我称之为“中国梦想2.0”。

    邓小平不仅描绘了小康社会——“中国梦想2.0”,还构想了“两步走”发展战略。邓小平20世纪70年代末在提出用20年时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时,称这是雄心壮志。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与时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大平首相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根据自己独自的立场提出了宏伟的现代化规划,要把中国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大平正芳的这个问题,使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宏大设想。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即使到本世纪末,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已经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平均收入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平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我们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行。就算是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我只能说,中国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邓小平当时立足中国人均收入仅仅300美元左右的国情,想象20年后的中国人民丰衣足食的生活,可谓既有远大理想又不失务实稳健。对邓小平提出的目标,当时国际经济学界基本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这个目标意味着中国人均收入必须在20年内连续保持7%的年增长速度。也就是“日本奇迹”或者“东亚奇迹”在有13亿人口的中国复制,这是难以想象的。邓小平自己后来说:“这个回答当时是不准确的,但也不是随意说的。”事实上,他的回答很准确。

    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目标,表明了国民富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质内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上,把它确定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到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2001年,中国经济正如邓小平当年设想的那样,达到了人均1000美元的历史性目标,“中国梦想2.0”顺利实现。

    中国经济经过20世纪80年代初期几年的高歌猛进,邓小平敏锐地洞察到,20世纪末中国人均1000美元的小康目标这个雄心壮志即将变为现实。邓小平进一步构思了中国21世纪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动人心弦、如梦如诗又气势恢宏的“中国梦想3.0”。古罗马恺撒大帝驰骋疆场,所向披靡,他的名言是,“我看到了,我来到了,我征服了”。恺撒大帝的气魄只在于地域的开拓,而邓小平“中国梦想3.0”的气魄是超越时空、震古烁今的。无怪乎美国《时代周刊》两次把邓小平评为年度“风云人物”,并在1979年第1期的序言中这样写道:“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

    1984年10月6日,邓小平提出:“我们确定了一个政治目标:发展经济,到20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8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个目标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雄心壮志,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发展30年到50年,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我们的目标,不是很容易的。”在后来多次的谈话和讲话中,他反复提到这个“中国梦想3.0”。1987年4月16日,邓小平在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指出,达到人均1000美元的小康水平以后,“再过50年,翻两番,达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燃中国梦想简介 >重燃中国梦想目录 > 第一节 中国梦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