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一个无法被忽视的命题
管理人员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中部就可以了解中国深圳工厂的生产情况,而且了解到的东西要比20年前在厂房里看到的更多。得益于库存跟踪软件的应用,企业现在可以建立起一个中央数据库,其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用户都可以访问这个数据库,从而了解哪里有存货、存货量有多少。这样,企业就可以以一种过去完全不可能实现的方式来管理全球供应链和生产网络。
但是,要想得到普及,这些技术就需要被广泛应用,而要被广泛应用,这些技术产品的价格就要有吸引力。这意味着生产规模要扩大,这也是20世纪90年代资本和投资大量涌入“新经济”公司的原因之一。早些时候,很多人看到了国际互联网和无线通信产品在商业和个人消费市场的内在潜力。这些产品需要的是投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投资又有了一个独特的渠道——股票市场。
1995年8月9日,曾经完善了Mosaic浏览器的网景公司上市,每股开盘价格为14美元,当天的收盘价格就涨到了每股75美元。这成了美国“新经济”繁荣的标志。尽管网景公司上市在美国互联网企业中并非首次,但它的上市却是较为引人注目的一次,对“新经济”成为美国流行文化的中心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美国股市从1990年开始迅速上涨,到20世纪90年代末见证了牛市的高潮。2000年3月,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从1995年的不到1000点上升到了5000多点,达到了高峰。但是,成为这一时代标志的并不是股指上涨5倍,而是网络和股票市场的融合主导了流行文化。网络的诞生使个人投资者第一次可以在线购买和抛售股票,导致了股票市场交易量的大幅增加。网络同时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大量记者、编辑和作家投入到网络这一新的传媒方式当中。
20世纪90年代末,“新经济”已经成为一种令人痴迷的文化。2000年初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它之所以被称为‘新经济’,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没有人见证过这样的时代:发展和创新造就了前所未有的就业机会,促使生产力水平达到了新高,并且推动着经济向前发展……这是一个一切似乎都在变得更好、更快、更廉价、更容易获取的年代,利润也越来越大。”这是一种令人陶醉的幻象,一种不真实的幻象,但是,在一段时间内,它是能带给人喜悦的。
从很多方面来看,“新经济”都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尽管欧洲国家也出现了对互联网和电信企业的投资狂潮,但“新经济”的基调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华尔街和硅谷来决定的。这其中也有普通美国人的参与。20世纪90年代末,似乎每个人都在市场上投资,都在谈论并关注市场。新兴互联网企业股票交易的火暴程度造就了网络经济的繁荣。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机、服务生、文秘和学校教师都像投资银行家一样充满热情地详细探讨着股市状况。直接进行股票交易的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多过,人们的狂热使热门公司的股价进一步上涨,而股价的上涨转而又会引发更大的狂热。2000年,美国股民的数量已经达到1亿。
至于世界整体形势,倒是很少有美国人去关心。冷战时期,外交事务是美国公众谈论和担心的中心话题,而现在,美国已经走出了“冷战”时期,人们关注的是市场和新技术,很少去关注别的。人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苹果公司或微软公司的股价变动上,因而无暇顾及公共政策或世界整体形势。当然,这只是从整体上看。还是有美国人对其他事情保持着深度关注的,还是有几百万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受到股市涨跌和“新经济”起落的影响的。尽管如此,“新经济”仍然是一种令人痴迷的文化,以至于在克林顿的“莱温斯基性丑闻案”期间,曾经有一位国会议员抱怨说,美国公众对股票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了对美国政府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