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艰难的世贸之路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美国”形成道路上的重要环节。1999年,世界贸易组织批准中国加入,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此时,美国刚刚遭受了“9·11”恐怖袭击。美国、欧洲以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矛头指向了基地组织和阿富汗塔利班武装政权,历史由此发生了重大转折。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是现代国际社会的一件大事,但中国加入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并不意味着流血和牺牲,而美国对恐怖主义开战就如同把未来作为惊险的赌注。
贸易谈判是一项长期、艰苦而枯燥的工作,它涉及数百个行业和上千种商品的谈判,以及无法用数量衡量的国家利益的博弈。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在全球贸易中保护自己国家的农业,因为从历史上看,无论处于何种社会制度之下,国家政府所面临的最大挑战都是能否保障持续的、充足的粮食供给。参与全球自由贸易会挤垮很多国家原本健康的农业,因此在贸易谈判中争取有利的条件是与其他国家开展贸易竞争的基础。粮食也是商品,与其他商品一样,粮食产量在世界各地也不均衡,有的地区是重要的产粮基地,而有的地区则要依靠粮食进口。粮食谈判是国际贸易谈判的核心,也是造成谈判过程复杂而艰难的原因之一。
在贸易谈判中,国内工业和制造业是另一个热点话题。发展中国家有充足的理由担心它们的工业无法与技术更加纯熟、资本更加雄厚的发达国家竞争。而发达国家则想通过自由贸易协定降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从而扩大发达国家的产品在世界上的销售范围。这样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在各个国际贸易组织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博弈无时不在。当每一次有新的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大国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各种敏感话题就会浮出水面,成为申请国能否加入的核心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主要因为这一时期是中美两国关系自1949年以来最好的时期。克林顿政府的决策不只是由总统作出的,还有全世界最优秀的经济学家的参与,如劳埃德·本特森、罗伯特·鲁宾、劳伦斯·萨默斯、艾伦·格林斯潘等。他们都相信,全球自由贸易不仅会使美国受益,还将惠及整个世界。美国的自信、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加之因互联网的兴起而造就的新的世界秩序,都预示着美国将成为未来国际社会和平与稳定的首要力量。美国最大的挑战来自中国,因为中国是共产主义在全球最大的支柱。而如今中国也在吸收西方世界的一些思想。
在江泽民作为领导核心的时期,中国政府致力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举动表明,一方面中国要成为参与世界发展的大国,另一方面也是一个有利的信号——中国政府要将改革进行下去,并带领中国人民建设更加繁荣的社会。中国政府决定,由朱镕基总理负责监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进程,这也意味着中国政府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问题上的严肃态度。朱镕基承担这一工作,是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要坚持邓小平开创的改革路线并将改革进行到底。
中国的快速发展和财富积累激发了中国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如今这种情绪中还有一些对西方“帝国主义”的不信任。因为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曾遭受过西方列强的侵略。
中国对西方世界的不信任情绪从未像今天这样公开化。每一次当美国参议员和国会代表就中国的人权、民主和法治等问题提出异议时,中国都会认为这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当美国代表反对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中国方面将之视为对中国主权的削弱,并认为这是西方国家试图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
中美关系在1949年以后出现逐步恶化的趋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