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十章 科研经费“黑洞”有多深
极分化现象。有些科研领域成为一些权威人士的“势力范围”,只有“圈内人”才可能得到大项目。而其他人员,要弄到一个科研项目十分艰难。

    “目前有一些学科带头人,很少参与具体科研工作,却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跑项目上。”齐善鸿说,“目前国家几大科研基金的申报日趋规范,但也有一些项目的申请尚存在‘潜规则’。某些课题带头人,利用自己在学术界的声望和关系,提前向评委打招呼,结果总有项目可得。他们把争取到的项目,让自己的学生或朋友去做,自己则成了‘项目老板’。”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很多课题申请难度越来越大,竞争非常激烈。“项目老板”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由于把持着某些优势资源,也就成为一个相当惹眼的群体。

    “我们单位的工资不高,收入主要靠做项目。”北京某科研机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些学科带头人争取下科研经费,就有了极大的支配权,谁在项目中承担什么样角色,都是学科带头人说了算,收入的多少,自然与此紧密相关。”

    据了解,每年争取到多少立项和科研经费,也是上级主管部门考核一些科研单位的“硬指标”。有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了得到科研经费,除课题组及科研人员外,还广泛动员职工申请科研项目,并与职称和工资挂钩。

    中国科协一项对科技工作者的调查显示,有50.7%的人认为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申请课题困难”,有14%的人认为在项目申请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

    “能争取到国家级课题项目,就标志着有能力,评职称、评奖乃至当博导,等等,都有了资本。”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成言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考核压力大,有的科研带头人申请下来项目后,投入到科研的经费很少,而是拿着这笔钱去拉关系,跑下一个课题。”

    “现在能静下心扎实做研究的人越来越少,而急功近利的人越来越多。这样的氛围,将会毁掉一些有前途的科研人员。”放眼当下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国社科院尹韵公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达了他的忧虑。

    严重危及学术生态

    不少受访者认为,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黑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助长了拉关系等“潜规则”的盛行。尤其是在一些科研领域中出现了权威分享重点课题的“小圈子”现象,背离了科学精神和公平竞争原则。

    “由政府部门直接进行科研经费的投入和管理,其工作程序、经费配置、课题评价以及成果鉴定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李成言认为,在高校或科研机构内部,这种不公平形成了收入上的不均等,也污染了知识分子群体内部公平竞争、积极创新的精神。

    记者调查发现,现在不少学术刊物为创收,谁出钱就先给谁发。有的科研人员拿到科研经费后,为尽快交差,干脆从网上查找文献,撰写所谓的“科研论文”,花高价“版面费”发表,严重危害了我国的学术生态。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术腐败自然屡见不鲜。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的“汉芯造假事件”震动中国科技界。“汉芯”曾被誉为“中国芯”,但谁也没有想到,花费了国家上亿元科研经费研发出来的“汉芯”系列芯片竟是假的!2007年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了当年第一期监委会简报,称有13个学术科研机构和个人涉嫌“抄袭剽窃论文”或“在申请书中弄虚作假”以获得科研经费。

    但是,对骗取国家科研经费的学术腐败行为,几乎没人受到任何法律上的追究。一般情况下,即使发现科研经费使用不当,处罚措施也仅为限制该项目负责人日后的新项目申请。

    据了解,我国科研经费管理乱象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2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隐性权力调查简介 >中国隐性权力调查目录 > 第五十章 科研经费“黑洞”有多深